: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重磅!中石化原油期货巨亏,高盛再坑中国企业?

重磅!中石化原油期货巨亏,高盛再坑中国企业?

导读
  除了撂倒中航油之外,在中国远洋(601919,股吧)、深南电、南方航空(600029,股吧)、东方航空(600115,股吧)、中国国航(601111,股吧)等企业从事海外期货交易所发生的损失中,均离不开高盛这只“黑手”。

  1

  突发!两名中石化高管被停职

  午后一则重磅消息传出,可谓是石破天惊,据新浪财经援引路透社报道,12月27日中国国有石油巨头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石化”)因巨额交易亏损,已暂停两名高管的交易业务。

  此消息一出,A股中国石化(600028,股吧)(600028)跳水大跌逾6%,港股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由涨3%翻绿跌逾4%,沪指也随即翻绿。

  随后,上证报记者从中石化集团有关人士处证实了该消息,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联化”)

  总经理陈波和党委书记詹麒近期因工作原因停职,由副总经理陈岗主持行政工作。
图片来自路透
图片来自路透
  关于此事,网上有传言称“联化总经理陈波在原油价格70+的时候买涨原油期货,据说买了3000—7000万桶,给联化亏了数十亿美金。陈波被高盛忽悠了,高盛此前一路看涨油价。”
图片来自网络(图中消息有误,陈久霖当时被判四年零三个月)
图片来自网络(图中消息有误,陈久霖当时被判四年零三个月)
  小券(ID:quanyeguancha)在查询资料后得知,联化是中石化的子公司,成立于1993年,经营范围包括四大板块,即原油贸易、成品油贸易、LNG贸易及仓储物流等国际石油贸易业务。

  另外,小券又查了查高盛关于油价的观点,高盛此前确实看多油价。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作为投行界的泰山北斗,高盛对于市场行情的观点一直都很受重视,没想到这一次却把陈波 “坑了”进去。其实回顾高盛过去的所作所为就可以发现,高盛一直都是一个“大坑”。

重磅!中石化原油期货巨亏,高盛再坑中国企业?
重磅!中石化原油期货巨亏,高盛再坑中国企业?
  2

  高盛再次坑中国企业?

  根据网上的传言,陈波的遭遇和十多年前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CEO陈久霖的遭遇一样。

  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陈久霖奉命出任中国航油总裁,被派接手管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陈久霖刚到新加坡的时候,当时的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2002年改名为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提供给他的全部家当是屈指可数的16.8万美元、一名助理和一家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的船务经纪公司。

  但是在陈久霖的管理之下,短短几年时间,中国航油的净资产由1997年的16.8万美元(28万新元)猛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增幅高达761倍。陈久霖更将公司在新加坡包装上市,并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陈久霖获得了“亚洲经济新领袖”等等系列盛名。2004年8月18日,陈登上了新加坡中资企业协会会长的宝座。

  然而,陈久霖由于从事石油衍生品交易,在导致中航油总计亏损达5.5亿美元(公司当时净资产仅1.45亿美元)之后,于2004年12月8日被新加坡警方逮捕。

  2006年3月21日,时年45岁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久霖被判四年零三个月的监禁和33.5万新元的罚款,由此成为第一个因触犯国外法律而被判刑的中国央企高管。在出狱后,据财经网(博客,微博)消息,2010年陈九霖担任中国葛洲坝(600068,股吧)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职位。

  事后,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陈九霖表示,造成中国航油巨额亏损的期权交易,就是高盛的子公司——杰瑞(J Aron)公司推销给中国航油交易员继瑞德(Gerard Rigby)的。当初,在出现账面亏损时,陈九霖要求立即斩仓。但是,高盛却建议“挪盘”。中国航油的两次挪盘建议,都是高盛在陈九霖出差在外时提出的。“中国航油曾经将高盛告上了法庭。但在我入狱之后,这场官司不了了之。”
2004年1月,中航油与交易对手高盛签署了重组协议,根据协议,中航油在平仓后,买进了更大的卖出期权。但自2004年1月签署重组协议至当年6月,油价并未如中航油预期下跌,反而一涨再涨。而在此期间,高盛则积极做多国际油价,结果
  2004年1月,中航油与交易对手高盛签署了重组协议,根据协议,中航油在平仓后,买进了更大的卖出期权。但自2004年1月签署重组协议至当年6月,油价并未如中航油预期下跌,反而一涨再涨。而在此期间,高盛则积极做多国际油价,结果在中航油巨亏40多亿元而不得已进行公司债务重组时,高盛的子公司杰瑞公司居然以中航油的重要债权人之一出现。

  2004年10月26日,中航油(新加坡)这笔期权交易中最大的对手盘——三井物产旗下的三井能源风险管理公司,正式对中航油(新加坡)开始逼仓,发出违约函,催缴保证金。被迫中航油不得不在55.43美元的历史高位实行部分仓位的砍仓,由此账面亏损也转变为了实际亏损,累计亏损达到3.9亿美元。

  同年的11月29日,中航油在新加坡申请停牌,次日向市场投资者公告实际亏损3.81亿美元,潜在亏损1.6亿美元,累计亏损达5.5亿美元。

  而到2004年12月7日,包括高盛杰瑞、三井能源风险管理公司以及三井住友银行等在内的七家公司向中航油发出催债信,累计债务总额高达2.5亿美元之巨。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高盛旗下的杰瑞公司是中航油交易部门的风险管理公司,为他们提供挪盘交易的建议,但同时也是中航油期权交易的第二大对手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86年,日本住友银行(现三井住友银行)就注资5亿美元持有高盛集团12.5%的股份,成为高盛的投资者。2002年,为了冲销坏账,三井住友银行出售了持有的12.5%的高盛股份。有意思的是,2003年2月8日,三井住友银行向高盛集团发行优先股,获得12.5亿美金投资,由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86年,日本住友银行(现三井住友银行)就注资5亿美元持有高盛集团12.5%的股份,成为高盛的投资者。2002年,为了冲销坏账,三井住友银行出售了持有的12.5%的高盛股份。有意思的是,2003年2月8日,三井住友银行向高盛集团发行优先股,获得12.5亿美金投资,由此高盛持有了三井住友银行7%的股份。

  由此可以看出,中航油事件正是由高盛一手策划的。

  据人民日报报道,除了撂倒中航油之外,在中国远洋、深南电、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等企业从事海外期货交易所发生的损失中,均离不开高盛这只“黑手”。不仅如此,高盛连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也不放过。

  至于这一次陈波事件,高盛是不是深度参与其中,我们还需要静待事件的发展。

  陈久霖在中国航油事件曝光之后,吐露心声,“纵有千千罪,我心坦然对,竭忠为大众,失误当自悔。”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