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我来这儿不是吵架,是想让你“说服我”

我来这儿不是吵架,是想让你“说服我”

VCP9-1DGxMBUe8sNWdBcW2wVsvWGglV5pRBG3_QzFxwAAgAAgAEAAEpQ.jpg
) d7 O7 m3 y2 w3 ?, ^9 T“先骂,再拉黑。”一个几百万粉的微博红人,如此对我总结他的社交网络行事准则。6 O6 y, B+ ]7 }: e

# O' A) J; B5 K2 z3 j我玩微博8年有余,积累了6位数的粉丝,但依然害怕在微博上与人辩论。倒不是说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低下,而是我无法应对掺杂在社交网络辩论中的“敌意”。" {7 y; n7 d) h- Q1 X' K: A

# M$ k& d* t9 t# w% A* T3 Z不知道是错觉,还是的确被一万双眼睛一刻不停地审视,我感觉微博上的反对话语总是不怀好意、来势汹汹,或者总在一个点上纠缠不休。最烦的是正常内容之后甩下的一句“你连这都不懂”或者“怕你是逻辑着急”,简直足以脑补对方带着一脸优越感扬长而去的样子。更别提专门掐架找骂、以“挂人”为乐的人了。
% M- D7 H( @3 R: L' ~7 [7 f4 j/ w- o* C' w8 w$ s* U7 G  k9 z
图片来源:quickmeme.com( ^3 L; u- S) }% ^3 ^
0 O9 X# O( H/ v3 C* f- |  y$ \
我意识到,我不管讲什么都得小心翼翼地表达中立,必须时刻澄清自己的意图以免招致攻讦;而当自己对某事产生疑惑、想要求证的时候,则会陷入表达恐慌,唯恐被抓住把柄,挨上一番嘲讽。
# R" O( X  \% H; c# k" g% O+ R% O( `
当然,就那位大 V 看来,“拉黑”是对付一切不快的核武器。但这更令我不安。这是处理异议的正确方式吗?难道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心平气和地搞建设性辩论吗?
5 [; W! l) U1 Z' {1 h7 {1 F& k/ X& y* ^+ Q+ r& n
所以,当一个号称能让所有人“文明辩论”的社区出现在我眼前,我自然而然地生出了好奇心。; H8 M; p' z! s, e) {1 A/ L

1 o0 Z9 t1 ^4 }  O& `什么是“说服我”?
/ y) f: X% v& i& j7 b6 d
# @  Z3 p1 }6 l9 @1 {1 E& L7 o“说服我”(Change My View)是网络社区 Reddit 下的一个版块,被特斯拉 CEO、推特名人埃隆·马斯克(Elon Mask)认证为“互联网上最文明的地方”。- p0 w" B6 |. o. P* C/ L
* y9 p1 Y7 p, l* Q/ P7 W" z1 O+ ?
图片来源:Change My View 版块截图
7 J. ~/ Q, S  c+ y8 T* d! {9 C  ]. v8 D: {7 y4 y" e0 k/ y# L
它所在的 Reddit 本身就很神奇——世纪初的老式 UI 界面,无数个稀奇古怪的小众版块(比如“浴室迷思”“今日冷知识”和“来问我任何问题”),没有大V 网红,却能长期排在网站流量全球前10。“说服我”正是其中最具特色的版块之一,2013年立版起已经有超过55万个参与者,实时在线数以千计。7 d0 C) m8 |+ Z( O% X

# r+ b# G( g; V3 X5 ~0 P& o: V; x版块的目的,顾名思义,就是让别人来说服自己。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发帖,发帖的标题和内容必须是自己的某个观点,由回复人来挑战、与自己辩论,看能否让自己改变观点。
: c, I1 G' e/ F7 b
3 k, {& k5 o3 n$ J版上的话题丰富,每个帖子的信息量都颇大。有的话题很政治,涉及总统大选、控枪或者堕胎;也有娱乐向的“超级英雄电影在艺术上一无是处”。我刚点进去的时候,最火的话题是“资本主义会鼓励不道德的行为产生”。网友们围绕着道德究竟是什么、资本主义究竟在追求什么、发帖人是否将情景过度简化等等,一天之内贡献了四百多条细致的批驳。1 Q7 P8 I! H; F

2 R! M5 R- n  @“再愚蠢的观点都不会招骂吗?”抱着疑惑,我在这里发了第一个帖子——“说服我:现今号召胖子们‘活出自信’的运动,实际上是在鼓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 C) [& r7 T+ Y
7 n# @) y2 m) Z5 e3 {不要误会我。我厌倦了病态的减肥,也并不赞同以瘦为美。但最近在欧美,大量身材夸张的胖子不断出镜并宣扬“活出自信”,不禁让我疑问这是否矫枉过正。不过,在微博或推特上祭出这个话题,除了掀起两拨人围绕“政治正确”开掐以外,大概不会有别的结果。- w# M5 g9 D. x% s1 Y3 M; t
" y8 \& I  j) J" r- p
我好奇,在这个版上,这种“不正确”的言论会被人怎样对待。
1 w6 s4 j' B5 r8 m$ j
; v& U; F) Z  z& L) s8 q“说服我”的规矩
* z1 m$ T& Q# P; j% E' Q' M1 H% T6 X8 j& ~
我的帖子很快就有人回应了。一名叫 Candentia 的网友从心理层面剖析了胖子们“活出自信”的好处,语言冷静,但也对自己的局限很坦诚——“我并不能为那些人代言,但我认为让他们活出自信可能比健康更重要。”
8 x5 I3 m' i! ^8 B5 j" F4 S4 B+ ?8 p. p9 J
这的确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实际上,整个社区给人的感受也如此。虽然表面的是不同观点的碰撞,却少有我害怕的那种剑拔弩张感,涉及到敏感话题的讨论也没有太多情绪。例如,佛罗里达枪击事件后,一名支持控枪的网友在版块上发帖,名叫“说服我:现有反对控枪的任何论点都是没有道理且不现实的”,邀请拥枪的人前来辩论。在 1300 多条回复之后,发帖人并没有最终改变自己观点,但据卫报记者蒂姆·亚当斯(Tim Adams)观察,“即使是最强硬的控枪/拥枪分子,在帖子里都显示出了微妙的可商量之处。”
7 ]' ]: c! P( ]+ [9 k* I! E# Q0 G) }) X
当然,在这里发帖,要遵守的规矩也很多。侧边栏里显眼处写着版块最重要的10条规矩:5条关于发帖、5条关于回复。
; u. n  Y% h1 T! y- r: \
8 y' }" f, f( e比如对发帖人:3 b- e) A; ~" p: O

! g& w  n+ |& R% c0 x) H3 O“解释你持有这个观点的理由,而不是观点本身(500个字母以上)”
7 `+ x$ I- j+ r; }/ \& Q
/ {3 ?" ~( F) e, |' z6 Q$ z: F“必须显示你愿意和网友进行交流,并且在3小时内对回复做出回应。”( c) c% n- D9 B$ F
) H0 d& X7 u( P* q% _8 U8 Z1 Y
而对回复人:
/ O5 P( L0 ]& m* k7 ^
: Q/ w+ v/ d6 h  E; [“……必须针对发帖人观点中的至少一个方面进行反驳(多小都可以)……”
9 C* S  o" L7 r/ C" `$ f5 L
, H: X6 s3 j* {% ]“必须要对讨论贡献实际意义……不能仅仅包含比如链接、笑话或者单纯的赞同、不赞同。”
1 h  Z  m4 P  R, e5 E8 A
6 c; a  b) y) x1 W在用户进入、发帖到回帖的每个阶段,规则、引导、解释都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出现。而继续深入规则页面,还能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内容。例如,社区不鼓励用户仅仅表达中立态度,因为这对发展辩论并没有贡献;不鼓励指责发帖人的主观意图;Reddit 的投票按钮(即类似 Quora 和知乎的“赞”和“踩”)在这个版块也被隐藏了。; D' x$ `9 H. V
$ F; i* s" w' h7 s
当你准备给一个帖子点“反对”的时候,立马有一个弹窗提醒你,“点反对并不能说服对方!”图片来源:Change My View 版块截图
6 Q) L: f: C  g" i$ H0 S/ b" @- ?- q& V- H
我的好奇心更无法抑制了。到底什么人设立了这些复杂的规则,并让如此多参与者服从?规则能催化出 “文明”吗?
: R: x( k. A) x, p+ f
  z5 K9 ?/ Z- X9 b! B9 M$ u% ~一个高中生的实验田
9 C0 y* [( [: k8 C; }
+ j$ K" @  b; k" s5 n) A我在“说服我”的信息栏里找到了创建人卡尔·特恩布尔(Kal Turnbull)的博客,并试着留了言。他很快就同意了采访。6 K* T% v. S8 k- l
8 A' `7 K8 K$ @+ m
卡尔·特恩布尔,他在高中的时候兴趣是玩乐队,并非互联网或者政治。图片来源:Twitter- T4 G, p& I: F& `

# u) |; E+ Z3 K& e. e" Q* E在我的想象中,一个良好制度的设计者应该是一个精通政治规则的人;而能在 Reddit 这样的大型社区呼风唤雨,想必也有丰富的互联网运作经验。9 H/ b. [! D+ R# Y  }- ]
! z. b6 V# b2 F
然而与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个大男孩语气平和,略微有些羞涩。他告诉我,“说服我”诞生半年之前,他才第一次登录 Reddit。而他今年刚从爱丁堡大学毕业,专业土木工程,与政治或者互联网都毫不相关。“我没有什么需要宣扬的政治观点,也对网络上大部分意识形态争论不感兴趣。”卡尔说。
' N* t% V* v3 o- x4 h% m1 Q$ _; Y  M' W6 [4 M' P
卡尔来自苏格兰小镇因弗内斯(Inverness),创建“说服我”的时候还只是一个高中生。那时正值苏格兰独立公投前夕,所有人都在社交网络上争吵不停,谁也无法说服谁。他周围都是和他一样视野有限的年轻人,处于叛逆期的他开始审问自己,这真的是世界的全部吗?“如果我想改变自己,或者了解更多人的看法,我该去哪里?”
) u0 Q( p* x  h
) m: V# B: w  h. r带着这个朴素的愿望,卡尔开始尝试建造这个“理想国”。开初,卡尔仅仅约定了基本规则,邀请网友前来辩论。仅仅几周之后,“说服我”就迎来了流量高峰。有几个辩论时政热门话题的帖子和回复被推到了 Reddit 首页,好奇的网友蜂拥而至,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毫不走心的水贴、轻率的谩骂、无意义的调侃。
0 i4 c+ r6 F; p8 }/ v8 k/ {) k
图片来源:dobrador.com& A% B5 P6 W6 Z, P. j
3 E6 _* \6 w0 g6 P  n! M9 A) ^2 Z
怎么办?卡尔首先想到的是找几个相熟的网友做“仲裁”(moderator),并开始制定明文规则。从一开始的“禁止人身攻击”,到现在整整六千词的细则条款,卡尔和仲裁们用了5年的时间完善。如何定义“文明”,并用规则以及执行去引导用户?“所有规则的制定依据都是用户的行为,”卡尔说,“现在大概完成了99%吧。”
3 I0 B" T  H8 p% f6 Z
1 B: u' ?" n& Y+ L0 |当然,对于规则是否合理本身,网友们也会争论。卡尔的解决方式也十分有社区特色。每周日,版面上都会举行针对于社区规则本身的“说服我”活动,被称之为“元周日”(meta Sundays)——反正一切都可以讨论。7 u! v& O$ V! s! h" U% D
) C' ~$ C( B0 x8 ~
仲裁们则是规定的执行者。小到纯为讽刺而抖机灵、大到人身攻击等等,均由网友报告给仲裁机器人,由仲裁集中进行判定、删除。版面有25个仲裁,都是热心网友,每个人每周的工作量有分配,并时不时在一起探讨细化社区规则。5 s( f, Q/ c6 F" X$ g
- W$ b, B/ b6 u& z) c7 V# g
最早加入的仲裁伊丽莎白·威克斯(Elizabeth Weeks)现居美国西海岸,她与卡尔从未谋面,但却是“说服我”社区的忠实参与者。她每周会花上3-4个小时巡版、处理仲裁请求,有时候还必须充分了解争执发生的上下文来帮助决策,或者跟其他的仲裁一起商量争议内容的处置。1 ^: w8 \5 {$ N& O, T1 ?2 \
0 q! {( M8 I3 d$ t
但这似乎也不是“说服我”的核心。一方面,不少网络论坛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员,但脱离创始小圈子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受流量带来的劣化风险,甚至会威胁到制度本身。“说服我”在巨大流量的冲击下怎么应对?另一方面,我也始终无法放下心里的忐忑——怎么保证辩驳我观点的人不会让我感到不适? 毕竟损人也不一定要靠骂。
; Y; ?  t& U' e: L5 d) R4 W  E7 H
“我觉得仅仅把骂人的帖子删掉,似乎也不足以让人坐下来好好讨论?”我向卡尔表达了我的困惑。6 o& W" E9 h& j' w3 W

& y' F5 N' E1 Z- q, ?6 ~) J1 D真正“说服”的关键
4 y  h5 B- H$ x' k7 j! W
; [# f' Y% O- G$ U5 J在卡尔的眼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个社区对错误非常宽容;而来这里的人,也不一定需要改过自新,而是在高质量的对话和辩论之后,增加对问题的理解。) w$ f' v+ S3 j4 z' B

! l: t7 {5 C1 W* K' _) L+ m# Q! L4 i实践这种宽容的关键,在于社区的激励制度。他指的是一个叫做“delta”的东西——希腊文里的三角形“Δ”,在数学里表示“改变”。如果发帖人觉得某个回复成功说服了自己,那么就在回应里复制粘贴一个 delta 标记。然后,社区里一个扫描 delta 的脚本便会自动记录,帖子下方变红,成功说服别人的用户,ID 旁会增加一个小三角。版内会实时更新每周每月的 delta排名。
) H/ x) C# g( B; [4 P) d1 H/ {0 d& q7 I$ N% F" T. A! U
发帖人/楼主被说服,给出一个 delta。自动脚本机器人 Deltabot 扫描到了这个回复,并将给出 delta 的信息置顶。图片来源:Change My View 版块截图+ R5 @& Q; A) R9 M. j) d

: F7 J2 _, Z) h+ h3 G卡尔认为,“改变”是他最看重的东西,剩下的都是为了它而服务。“很多时候,人们即使被说服,也不会意识或者主动表示,转头就走。我希望人们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觉得‘哦,我的想法原来发生了变化’。”( h* |- V, w' Z4 M( X

4 w  p5 O* I" V* M" s“所以,只有惩罚是不够的,必须要用正向的激励告诉用户,要怎样才能改变别人。”卡尔这样解释 delta 的产生机制。他反复强调的一点是,“‘踩’和“赞”并不能说服”。为了获取对方给的 delta,参与者不能只为了自己的正确性大呼小叫、冷嘲热讽、人身攻击——这些不仅没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L6 i0 ~% a" |5 W, T! d) _4 t
. l: A0 N4 e. X9 D$ |3 L
尽管没有真正的虚拟货币系统,来自被说服者的肯定,却形成了社区的荣誉制度。这恐怕是“说服我”与其它地方不同的关键。佐治亚理工大学的一个交互计算团队在2017年以这个社区作为蓝本进行了研究,肯定了制度的重要性:社区规则能够给用户提供足够多的信息,让参与者尽可能地采取积极的行为;而 delta 这种“游戏化”的激励制度,一方面鼓励了参与者通过文明的交流说服对方、保护发帖者不受攻击,也给新来的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行为参考:“我怎么才能获得 delta?像那些人一样心平气和地说话说不定有效。”7 z9 n2 g* I% K( ]" x* ]4 O
  l6 }/ F+ c! a/ @7 F8 ~* p
“说服”的社会意义
5 o+ a6 `3 r' E( {
1 N) E8 ]/ Z7 Y5 c" `而在研究者的眼里,这个社区的文明还不仅于此。科罗拉多大学计算机系的副教授谭宸浩早在2013年就关注到了“说服我”。那时候谭宸浩正在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自然语言交互。他用长达两年的时间观察了这个社区,收集了大量数据。
8 l  H7 ^+ ^1 d' t
! s( ?7 u9 [0 r5 h, m9 |图片来源:boingboing.net
6 z* \- w  r- Y7 l" p5 O" n0 c. @" r
“比起其它在线社区,这个社区的讨论质量显著高,几乎没有侮辱或者言语暴力,当然也牺牲了一些幽默。”谭宸浩在给我的电子邮件里说。对他而言,这个社区的独特性还在于它明确的目的性。相对起线上、哪怕是现实中的交流,这里都展现出了更好的秩序,更清晰的既定目标(即说服和被说服本身),且对目标达到与否有判定(有没有获取 delta)。这给他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关键的素材。$ x5 L; p1 t' ?- V6 J

! L8 }6 u, y% P% O谭宸浩的研究方向是说服现象的话语特征。他的团队分析了社区里两年内的所有语料数据,发现举具体的例子、使用带限制条件的句子,比言之凿凿的话更加容易说服对方。而说服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语料的差异”,即在不偏题的情况下,与发帖人使用的词汇相似性越小的回复,越有可能说服。“语料不同的程度和被说服的可能性呈正相关,而这种不同,我们认为是新的‘视角’带来的。”谭宸浩说。他认为,这对现实中的交互有重要启发。研究结果发表在了2016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
4 n! o. r$ e3 T" j+ t3 ]! f2 _5 h5 z+ a
我个人的感觉与此相符。在参与讨论的短暂几天里,网友们常常会给我提供新的视角,用现实中的例子打比方。我在那个帖子里,和几个网友探讨了肥胖人群的心理、社会群体关怀之后,终于碰见了说服我的人。ID 为 Nicolasv2 的用户说:“胖虽然不健康,但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不健康的事情,不仅仅是胖。我们吃太多东西,喝太多酒,看太多电视,不愿意学习……只要不干涉别人,又何故去指责呢?”
9 M) b9 g0 a; f! O
8 {8 z4 s! E" U( g0 v0 ?5 ^我笑了。虽然这并不是“标准答案”,但我觉得来自这个思考方向的启发十分难得。根据社区规则,“……被说服同时也意味着增加观点视角,甚至可以在保持原有观点的同时,理解、欣赏对方的观点,产生同理心。”我给出了我的第一个 delta。
9 x% f. g  I2 E5 |9 E$ u$ g/ S9 |) H
! {$ I- o7 `7 F/ q9 B“被说服”究竟需要什么" G  n" i% o# ?1 s, B5 X) z
: r7 {7 b, H: ]0 {& i* L
在卡尔眼中,开放文明讨论的需求客观存在。然而,这样的需求有多大?为何大部分人(包括我)一边谴责社交网络的敌意,却又不知不觉沉迷?(我承认,我也在微博上骂过人。)5 i: M  F6 l# o+ @; [8 Y
+ W, m% O. S: q. E
网上掐架。图片来源:motifake.com
8 i+ P3 d0 h! f: C; e7 h4 s! X* E( G9 d. {2 O
社区总有人来人往,卡尔并不担心流量。“与其说吸引更多人来,我们更关心如何把这个地方做好。”他说。他考虑的是社区会发展到什么地步,社区的管理如何匹配可能的规模。但是,大部分社交网络的要务并不在此。传播、点击和互动是流量和营收的关键,社交产品也倾向于用这样的设计——单纯的转、赞或者骂——驱使用户进行快速的、情绪化的表达和传播,成功沟通与否则不重要。不追求流量的“说服我”可以将这种机制切断,但是难以想象一个没有“赞”的 Facebook,或者没有“转发”的微博。2 g, B( U$ W! A- `

+ i4 M& [* x$ }( @- C& u' L关键在于,这种行为的确能给人带来快感。耶鲁大学心理学系的脑神经研究发现,当人们产生类似于谴责错误一方的“道德义愤”时,大脑与奖赏相连的区域会被激活。而网络上,这样做的成本低得可怕,人们大可以简单地享受谴责对方的快感,之后把电脑和手机一关完事。我所抱怨的“敌意”,实际上是被社交网络纵容的人性之弱罢了。2 Q" A9 b) F6 j/ Q3 o4 j2 W

# G" M! C% R. G! R6 D3 a; O而为了用户的愉悦,Facebook 和微博这样以时间线为基础的社交网络,会引导你只关注自己喜欢的人,把讨厌的人拉黑屏蔽。这就是所谓“信息茧房”——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都是我们赞同的,不同意见之间难以形成真正交流。一个人很容易感到“这么多人都同意我,一定是对的”,而把不同意见都归为愚蠢或坏。
7 e3 L" s5 v/ I  ~
2 Y8 f; b: P/ y* n; K8 h即使走出了信息茧房,面对不同的声音,我们却难以摆脱“回声腔”。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本来就相信的声音,依靠着自己一直依靠的根基,而改变本身则需要挑战一个人的认知习惯,乃至身份本身。$ q7 W7 {" b# P
& H) G3 G' C  i
能改变的人本身就足以形成认同。社区的核心参与者热情很高,在卡尔印象中,仲裁团里只有极少数因为个人原因淡出,但却依然时不时出现在版面。仲裁伊丽莎白如此描述自己参与社区的动力——“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做一成不变的人”。诞生于这一群人的规则和文化,影响、辐射了数万参与者;然而这样反直觉的自省本身,恐怕才是决定参与者去留的因素。
. V& @. v4 `9 m$ _$ ]  f1 A
: l8 C8 {$ ]! Q4 x最该被说服的人,往往最不可能点开它。图片来源:Twitter: m6 O# q9 z. I
6 X- D/ R" |& Y3 S! t0 W; u0 ^
这也是“说服我”的研究者们,以及卡尔本人都无法回答的问题——到底是“说服我”创造了无恶意的文明,还是它本身就筛选出了有能力、有动力走出茧房和回声腔的人?毕竟,改变自己或者改变别人,都没有“先骂再拉黑”来得直接爽快。" t* W) ]0 X, G0 K+ L/ l0 l2 W9 A
" i8 I# L( L$ q% o" r) m1 L+ r
就像埃隆·马斯克在推荐“说服我”的那条推中所言:
7 V. A. G+ S8 K! b% f4 L5 {* [6 R( H5 d1 w& p
“最该被说服的人,往往最不可能点开它。”+ c$ K" v) A6 S& j# H

% k( L5 \, |8 Q(编辑:Ent)" H) z* W6 \8 Z9 Y: {. {

1 o1 j5 H- T) q9 t题图来源:boingboing.net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