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空降美国的中国小留学生如何“寻岸”?

空降美国的中国小留学生如何“寻岸”?

刘裘蒂:大批中国学生“空降”美国私立学校,追逐父母为他们编织的“美国梦”。他们能否在异地健康成长?纪录片《寻岸》导演谈历时三年的拍摄过程。' A0 i8 z7 H. b2 `* Q$ F  }

7 c! v# W: z+ M9 \  F1 B0 A近年来就读美国学校的中国学生年龄不断下降,他们在美国校园的涌现,也日渐成为备受瞩目的“社会新闻”。这是电视剧《小别离》的大背景,也是纪录片《寻岸》的主轴: 除了为了逃离国内竞争激烈的高考,和永无止境的作业和考试,更为了赶着“小留学生”的潮流,正如《寻岸》片首的旁白:在一个集体主义的环境下,什么流行起来,大家都跟风。
2 [( _5 M; H  j1 f( @+ O( h( O( e9 O' v' V5 V$ x2 n5 U9 @: z* t
“这么多人留学,我们也想去。”, Y  m" G: y* F! }- T5 i+ d! P; h8 N
1 `* o; t# [9 s! y4 h% H
但是没有父母和家人的陪伴,这些小留学生能否在异地健康地成长?在祖国还没有打下扎实的文化根基,是否会变成悬浮在两个文化之间的“半吊子”?有些留学生能够融入美国社会,有些却始终深陷在中国人的小圈圈,出国留学的经历是否真能够拓展他们的人脉和眼界?双语、双文化的视角如何改变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又会有怎样长远的影响?
6 f" j( m3 A% B; i) p& r2 b& e, m* v  Q
为了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寻岸》记录了一批中国高中生到美国寄宿学校的旅程,我趁着它在纽约首映前夕,与导演王淼谈谈她和团队如何经由历时三年的拍摄过程,企图捕捉这个“空降”小留学生的现象。
/ T% l4 b" k4 V
& b" h0 D* u, @6 W' o9 }# ]/ u  ^《寻岸》的英文片名是MAINELAND(缅因之地),一个影射Mainland(大陆)的自创英文双关语,也点出了这部片子的主题:在两块陆地之间,中国小留学生的船只如何才能找到靠岸?
1 {$ K: Z/ h9 Y& \  m/ S# N4 k
4 ^/ F6 O; H3 }- w) Z拍摄地点从缅因州福莱伯寄宿学校在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一系列面试和招生评估开始,聚焦两位来自大城市、家境富裕的中国青少年,如何随着大批中国学生“空降”到美国私立学校的浪潮,到了以蓝领阶层为主的缅因州乡下,追逐他们的“美国梦”,或是更确切地说,他们父母为他们编织的美国梦。
+ _1 w7 K1 \5 h- p  f$ a$ i# p# ~) C" w" T1 O3 O1 `
在拍摄的三年期间,主人翁朱心怡(Stella)和何俊儒(Harry)经历了他乡的异化感、文化的冲击性、个体的认同感,社群的多元(不同人种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和闭锁(很多中国学生),产生了对自己未来、文化和祖国的一些新的认知。; n2 X- H2 F: g6 q+ D
% G4 R. I; c* [8 g7 B# f6 \
在《寻岸》之前,美国媒体里所描绘的中国小留学生,很多着眼在他们的资质平庸,或是沦为“不良少年”:
- V. h. m- ^% Q- n% T# e2 E0 h2 D: A' y+ e
2016年底《洛杉矶时报》的一则“降落伞学生”的故事,变成美国各大媒体重复叙述的中国小留学生“空降”美国校园的故事:“在中国的武汉,曲亚伦(音译)成绩在班级的中游,在习惯用成绩划分学生等级的中国学校里,他的成绩把他定位在一条普通学生的轨道上,意味着普通的大学、普通的工作、普通的未来 . . . . 所以有一天,他的父母告诉他,他要去美国了..... 和很多中国学生一样,当时15岁的小曲来到美国是因为他的成绩不够高,无法达到家人的期望。他和他的父母认为,美国的教育将为他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 Y- c5 c2 Y' g1 F) [! E# C( m; d1 D/ Q5 E- `
另外一则《洛杉矶时报》在2016年初的报道:南加州3名中国留学生施虐同学案的犯案者,分别被判6年到13年的监禁。刑满后三人将被驱逐出境。这起案件凸显在美中国小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继续加深普遍对中国小留学生的负面印象。% a- [4 C$ k8 J( u) H, v% [( W% A
# z& L2 {, f! [  l  I5 E5 `7 v
根据全球化智库与西南财经大学、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生数量连续保持全球第一。“出国留学学生偏向低龄化,中学留学生增长速度超过学位学生和交换学生的增长速度。”5 X! q* n- K- W9 i' W# u4 h

7 i) Y8 [$ J, t8 R1 M$ E7 K$ d2 Y7 S非营利机构国际教育学院(IIE)在2017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美国高中招收的每5名国际学生中,约有2名(40%)来自中国,2013至2016年期间来自中国的学生总数增加了48%。同样地,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数据,在美国就读K-12学校的中国学生人数在短短五年内翻了两番,从2011年的8857人增加到2015年的34578人。8 U& @& E& h- U5 R8 \9 j
4 Q" ]9 b! |4 m/ M2 c5 \6 t2 H
这个现象一方面来自国内的强烈需求:殷切、爱攀比、不怕烧钱的中产家庭,渴望给子女创造一个不受高考钳制、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享有优势、更优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同时达到海外置产、分散风险的目的。# P, L/ ^7 ~( [: l$ r. j6 P

+ k1 ?$ ~* m1 b  T5 i另一方面,美国高中所面对的经济挑战,促使他们对国际学生积极敞开大门。福莱伯寄宿学校位于缅因州的偏远小镇,在2000年开始逐渐着重国际学生的招收,在金融风暴后,国际学生更是成为美国高中的“财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高中开始招收国际高中生。2013年约有2300所高中招收国际学生,这个数字在2016年增长到2800所。
( ~- j" \1 p% O) m- y8 X; M  c! Y& e0 o" n& X( ~7 m- a: `( Y' Z
由于中国小留学生在美国雨后春笋的现象已经在媒体面曝光很多,也有固定的视角,在一个拥挤的小留学生叙事浪潮里,《寻岸》主要的观点和视角是什么?又是如何自别于以往既定的叙事?( j6 L; t6 z  ?4 O+ E1 c# Y8 r# L
- g8 J$ U/ u8 @$ @' ^, F1 y4 j) H
《寻岸》的制作团队成员中美参半,反映了导演王淼的成长背景:她在北京长大,13岁时随父母移民到美国。因此这部纪录片跟她本人跨洋越海,从一个文化到另一个文化的成长经历有关。不同的是,这些小留学生只身面对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6 F; |( s% o( |) J: y9 L
, V. c0 ]; }+ v; x% y8 ^! A
王淼认为她个人作为一名移民,以及作为一名青少年跨越海洋的经历,让她重视并相信这种广阔的经历可以带来的价值。基于对人的适应能力所感到的兴趣,她乐观地相信对这种变革性的经验可以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即使她很熟悉许多对小留学生“富二代”的负面看法,她一直忠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希望在每个故事中寻找到意想不到的细微差别和人性。
+ w! M5 `0 |' w0 u/ Q* \" s) x9 D4 e: k0 W0 C' f
过去近十年来的海外留学热潮,同时凝集了王淼在片中关注的两个主题:个人成长过程中跨越大陆和文化的旅程,以及当代中国不断变化的社会。2 c) P$ A$ S6 R6 `+ O
* M4 d2 W6 z0 z3 @
《寻岸》的受众群主要是谁?是美国还是中国的观众?在策划的过程中是否得考虑不同文化之间叙事语言的不同可能性?王淼认为她的创作同时以美国人和中国人为设想的观众:“自从2010年我开始研究这个话题以来,我亲眼目睹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各自对自己教育体系的沮丧。作为在中国系统中长大,然后在美国接受高中到研究所教育的人,我亲身体验了这两种系统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尽管我的目的不是对这两个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但我希望在电影中将它们并列对比。”+ Q/ m8 `6 m" _- N0 r: ~

0 _/ n+ @# ~! U在这个过程中,王淼发觉渴望出国留学的中国人对这种跨洋过海体验的含义并不了解,而美国学校、老师和学生根本不知道中国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情况。“我相信这部电影会以不同的方式向两种观众说话。在电影制作过程中,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受众群,我对内容和故事元素的考虑,胜于对叙事风格或语言的考虑。我需要更详细地传达给美国观众中国文化的某些细微差别,而也需要传递给中国观众美国的文化元素。”+ X9 x2 u; C0 [- N6 ~. a

# O* R7 D- m% ~" r《寻岸》的主角显然是我们所谓的“富二代”,因此影片里对于他们的家境和父母背景着墨很多,甚至于超过对于中国学校紧张压力的刻画。我问王淼小留学生中有没有父母省吃俭用把孩子送到美国的传统类型?她是否想借此描绘出属于中国中上层社会的现象?
+ w7 \! z  a9 R3 v/ F- k# K' s( t
* l" G) f+ k+ R. s- |1 m: }“当我研究小留学生的主题,在询问招生人员时,我了解到,由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到这里时没有父母陪伴,也就是所谓的‘降落伞学生’, 他们无法在公立学校就读。大多数美国寄宿学校都有昂贵的价格标签,通常每年学费和住宿费超过4万到5万美元。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这是个经济负担,所以你可以想象,这对收入微薄的中国家庭更加困难。申请美国的学院或大学时,有奖学金和经济援助,但是上高中几乎不存在类似机制。自从我上一部电影关注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的生活之后,我很想转向一个非常不同的阶层,也就是中上阶级。”& e/ b% q" E3 w7 s$ x/ o# X2 @. \5 w9 ^
7 z2 Z/ }: x) w' G) v; j' f: s
《寻岸》里的主人翁虽然并不完美,但是没有一般媒体里对小留学生的塑像来得极端或负面。我问王淼为什么选择朱心怡和何俊儒?他们两个好像不算是极端的例子,没有特别负面的特征,也没有强烈适应不良的情况。为什么不选片子里山西来的那个阔少爷洛克(音译)?
7 |" J' t" c( {- N1 {1 ?+ s0 X+ \, B5 i
美国媒体有许多关于中国留学生飙车、吸毒、狂购奢侈品的报道。选择这两个角色有没有出于特别的考虑,比方说隐私?他们能够代表其他小留学生的素质和心境吗?还是想要纠正媒体对小留学生的负面刻板印象?
) L; D. j, H5 D# k
! {' s/ s" j) R' q“我喜欢选择代表当代中国的角色,而不一定是极端和煽情的案例。作为一个在两种文化中长大的人来说,我有责任感为两个文化搭建桥梁。关于煤老板儿子和赛车手故事的确有很多,比如来自山西的洛克。我不认为这代表了来到国外留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我也认为这些青少年其中可能有些会任性行事,但他们仍然经常听取父母的意见,到了某种程度便会自我克制。我想你可以看到朱心怡的一面:她不缺男朋友或Jimmy Choo高跟鞋,但她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是听取了父母的看法。”
' I; u% n# z4 o
: S" K- s3 P. T$ a# d% x5 ?9 j$ i对于王淼来说,朱心怡和何俊儒的经历代表了当今中国社会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朱心怡打破了西方人对“安静的中国女孩”的刻板印象;而尽管何俊儒看起来像一个普通内向、爱好游戏的中国男孩儿,他的思考力显现了他的潜力。“对我来说,我花了几年的时间来追踪他们的生活,因此从我选择拍摄的角色中找到一些人性元素和关联性对我非常重要。”
4 a+ Y) O; p, Z) E6 g) {
+ X0 L; R) _# m" ?影片中朱心怡的父母希望她以后可以继承家里的制造业生意,但是她却希望成为一名老师。性格外向的她,自认英语虽然不好,但是比英语好的人还有人缘。帅气的男生和音乐剧般的高中生活编织成她的美国梦。加上赴美之前,她的父母离异,上海的花园大洋房沦为一空,她更一头栽进了新的社交生活。美国给了朱心怡在中国没有的自由:轮班的男朋友、当拉拉队员、上真人秀跳性感的舞蹈 . . . .3 @$ ?3 p. y6 o4 X7 R0 ~0 c7 b/ N

+ q; I1 T' I; m; |6 X1 m- a* i而何俊儒偏向内省,爱好音乐与哲学,比同龄少年成熟。他寻求的是鼓励批判性思维的西方式学校教育。他在缅因玩游戏的娱乐间里,挂着性感洋妞儿的海报,但是他的家教一直敦促他保持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在缅因州学习的一次课堂上,他搜索了关于中国学生运动的资料,看到了中国历史里新的层面,同时也质疑西方报道的公正性。% A8 X8 _. {1 w

# F& w0 N6 \+ h3 N4 _! I4 @开始的时候外向的朱心怡似乎对于留在美国的社会很坦然,而内省的何俊儒虽然并没有下定论,但他表达了很多“回归祖国”的想法。拍摄纪录片的“纪实”过程不能照着“剧本”走,也不能全部控制剧情和结局的演变,王淼认为“拍摄一部纪录片,你只能开始有一个想法和角色设定,但你永远无法预测他们的生活如何转向。我喜欢朱心怡和何俊儒的个性,我被他们不同的家庭所吸引,我看到了其中的可能性。但我并没有意料到朱心怡变得更想回国,或是何俊儒对美国文化的开放接受。我也没有预料到这些学生会与未来可能回到中国的同学建立一个广大的人脉网络。”
( m5 K5 G- N  h* A1 [0 h3 K+ Z
) t' W% v% l+ }3 `2 \) {或许正是这种“未知”吸引了王淼:“我经常想到制作剧情片,但我想我更喜欢纪录片制作的过程。我喜欢了解并观察真实的人,并与他们建立联系。我喜欢这个发现过程,以及纪录片制作带来的疯狂未知。”
' D( p- T' O) b
) H. z' l' J/ w在高尔夫练习场跟他父亲的一段交谈中,何俊儒表示作为女孩子他的妹妹应该比较晚点出国,不然会失去中国的传统特质。我认为这跟他自己在前面讲的逻辑有点不符合,因为他认为女孩子比较早熟;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女孩子不是应该比男孩子更早点出国吗?何俊儒承认他认为女孩子还是应该“传统一点”。
: }* c4 o0 P: [: [0 Y) V$ [* K1 r7 Q' f3 a6 O) I
我也很好奇是否中国女性可能相对更欣赏美国的自由、更可能选择留在国外可以逃离“父权社会”的包袱?" z. o& n2 E7 y7 r5 s4 ?
6 x% L# t- v$ h9 G' R' ?
王淼的诠释是:“我很能认同何俊儒,因为他来自一个强调很多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家庭。他的父母谈到他是如何成为整个家庭的希望。他父亲和我谈过的一些谈话让我想起了我父亲曾经和我的谈话。我实际上可以理解他的逻辑,即使我不同意他的结论。我想他的想法是,如果女孩会早一点成熟,并且很容易适应美国文化,她们可能会变成像朱心怡这样的人 -- 与许多男孩调情和约会。在何俊儒的想法中,这与更传统的中国价值观中所强调的端庄和谦逊的女性形象相矛盾。我11岁的侄子看了《寻岸》好多次,他认为何俊儒是性别歧视者。即使我再怎么认同何俊儒和他的父亲,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同意我的侄子的观点。”* k/ q% Z( p' V# L% c

, p* k+ p* v6 }/ ]3 ^- k尽管《寻岸》似乎对于小留学生现象不置可否,但是镜头里出现的他们,似乎视野拓宽了,也学到了包容性。我问王淼是否认为这一代“国际化”的中国留学生可以帮助中国社会的变革?. l0 E6 J5 B  E$ z

5 G/ L# }: u* b“这是我从一开始就着迷的一件事:这一代的中国留学生,在年轻和性格可塑性强的时期来到了美国。我绝对相信更广阔视野、全球视角和包容性思维对于社会的力量。我相信这些特质不仅会给个人,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积极的进步。”
+ m" D$ q/ C  e6 ]* w# l- w0 c
8 `" D; d# U2 n8 g《寻岸》里的中国学生,虽然与美国和外国同学有不少往来,偶尔也教他们几句汉语,但是他们在中国餐厅的聚餐,几乎是电影里重复的场景。这些纯中国同学的聚会,让我想起很多报道和自己同事中的“空降”留学生:尽管在吸收力、可塑性和同化力最强的年纪来到异国,许多小留学生并不能够融进美国的社会,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学到真正的美国文化精髓。我问王淼是否觉得微信变成封闭他们的“虚拟唐人街”?
( \! Y# X/ d2 c& ?; X+ S$ U) B* B5 j4 s$ T, |" u8 D( O& h$ V
王淼认为,当周围有许多其他中国同龄人时,要让孩子们融合起来更加困难。“当我上高中的时候,我是唯一一个在学校的中国学生,我不得不适应和融入。人类的天性是倾向于自己熟悉的事物和共享的‘族群’ 。现在由于微信和其他在线联系,使这些青少年更容易没有精力来从事与陌生人和异国文化之间更难得的互动。许多美国学校高度依赖中国学生的财务收入,我认为它们应该倾听(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制定策略,并提供更多互动的机会。”
9 L! t* N/ W/ s( R+ e; B1 ?- c8 s  _1 S% a
我很好奇,这部片子里面没有强烈的戏剧性“冲突”或角色转折,是不是为了刻意避免过度煽动情绪的情节?两位主角似乎没有和父母起正面的冲突,只有一笔带过朱心怡曾经和父亲有些不谅解。这莫非是为了顺应中国的“国情”(家丑不外扬)?4 o  j9 n3 a$ ~
: C8 b, [4 b; J  t
王淼认为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是她更倾向于低调的感受力,想要表达生活中更加细微的方面,而不是明显的煽情。“尽管我觉得有必要让观众至少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仍然希望尊重并保持朱心怡家里情况的一些私密性。另外处理喜怒无常的青少年也是一个挑战,他们经常是不可预测,并不总是靠谱。”
, i& v/ E( o2 M' `
! `- M/ \( @# Z( F; i% j4 {王淼在2011年到福莱伯学院展映她的前一部作品《北京出租车》,从而产生了对于这个学校高比例的中国学生现象(占160名国际学生中至少三分之一)感到好奇。但是我觉得选择这个学校在另一个层次上很有意思,因为它是男女兼收。片子中也谈到了中国父母在国内对于学龄子女与异性交往的禁止与限制。我问王淼中国父母在选择寄宿学校时,是否仍然偏向于纯男子或纯女子学校?
: W" y% h6 Y' f. f2 I
1 g9 I" `: q# @5 v, V2 _王淼认为理论上有些父母会这样认为,但是她并不常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除了教会学校之外,美国的纯男生或纯女生学校比以前少了。她发现更多的家长喜欢把孩子送到像缅因州这样的偏远地区,因为他们的孩子在那里浪费时间的风险较小。2 X8 `7 a4 ?$ ]
! y9 C$ s3 J, y; |4 ]* }# H' ]  l
《寻岸》的原创配乐带有一种刻意不着调、疏离感的味道。《寻岸》是王淼继《北京出租车》之后计划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旨都是关注当代中国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进而引起中美关系间的相互理解。”《北京出租车》和《寻岸》分别素描了变革中国社会中的两个“阶级”。
' R8 t  \! J8 t/ H* S- r2 ~! G2 C1 V% y! q/ _9 N4 g) Z! R
我问王淼她的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将聚焦哪个群体,她认为当前的中国社会有比美国更尖锐的“阶级”区分吗?2 N. u6 O2 @( J* x9 I; q

% k7 ^0 A% Z+ V, q; b. N4 b“是的,我非常想通过这两部电影看看这两个不同的阶层。我觉得差距很大。城乡之间还有更大的差距。目前我认为第三部电影将更多地关注中国的中产阶级,但这可能会根据我发现的人物而改变。它也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组合。第三部电影是从爱与性的变化看中国。我希望这个故事的一个角色来自30岁以上的人,另一个来自90后或零零后,因为他们的世界观如此不同。如果有人阅读这篇访稿后有兴趣分享他们的故事,希望他们与我联系。”4 X- Y) e2 J" m9 X
3 c! W3 B/ O" @1 X: w3 L  W6 _
这部片子谈到多次美国的教育着重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有独立性思考,包括即使在缅因学校教师和中国学生讨论对于学生运动报导,何俊儒也认为西方的报道也不完全公正,王淼说:“他自己选择研究这个话题的意愿,是他独立思考的标志。我认为他对中国和美国媒体都提出质疑,这是非常尖锐深刻的。他质疑双方的公平性。我确实认为这反映了他个人思维的发展。”
3 W7 v+ H4 M7 z) K0 a* `
- l& |* F2 y8 ~" M+ s事实上,《寻岸》里的人物不断地对比中美之间的差异:“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快乐幸福的看法不同,在中国成功的人就是会赚钱,中国人只有在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才会感到快乐。” . . . . “外国人觉得中国人很奇怪,整天念书。” . . . . “美国体制很先进,但越近看越丑陋,美国没有想象中的幸福快乐。” . . . . 这个无时不刻必须玩弄的大众版“比较文化学,” 显示了我们在跨文化的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焦虑和“寻岸”。
6 o6 {  I7 ]# \! ~; x, c# }  D# d, N1 a# b4 K# v
我想,很多中国的观众,特别是家里有学龄子女的父母,可能对《寻岸》的艺术观点不太在意,他们更关切空降美国对于孩子实际的影响。我替他们问了导演的看法:“如果有人问你几岁时送小孩儿到美国念书最为恰当,你的回答是?”
- [" }3 C! M0 A: r3 z: v- Z! ?
% v# ~0 \+ ^/ ?9 v, j  N& ?“我有几个中国观众问我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难给出一个黑白的答案。我认为这取决于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可以从他们的父母、老师或同侪那里得到的支持。我在中国学习直到 12岁,然后在美国从高中读到研究所,我非常感谢这两个系统的某些部分。我觉得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培养一种中国体系擅长的纪律训练和记忆训练,但是到了某个年龄段这会变得令人窒息,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太容易顺应标准化的孩子而言。也许在高中后期,应允许学生开始自己思考 -- 这是美国教育倡导的。我认为对于那些思想更开放、并愿意潜入新体验的人来说,16-18岁的范围是合理的。”
% U- D! o4 ^/ |7 D3 g
9 l1 ^. f+ C5 W6 G  F+ g/ ~7 @* Z(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责任编辑邮箱:haolin.liu@ftchinese.com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