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高校学子与期货“亲密接触”

高校学子与期货“亲密接触”

  十月金秋,校园丹桂飘香,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兰州大学等多家高校今年与大商所合作的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秋季班陆续开班。2019年开学季以来,共有32个项目实现开班。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部分高校此前在课程设置上从未涉及期货领域,正是借助大商所期货人才培育项目的机会,开始与期货“亲密接触”。在今年的工作中,大商所与70所高校合作开展74个项目,其中与52所高校合作的54个项目已顺利开班,另有20所高校项目持续推进中。除高校项目外,大商所还组织了全国高校座谈会、高校老师培训以及首届高校优秀学子夏令营活动。


   A整合多方资源  填补高校期货课程缺位

   今年已经是大商所启动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的第三年。大商所2019年已与70所高校合作开展74个项目,其中今年新增项目为25个,新增项目中包括22所“211”高校。今年与大商所达成合作的“双一流”高校达17所,至此,“双一流”合作高校总数达32所,已覆盖全国42所“双一流”高校的近八成。所有项目中,纳入学分的项目约占90%,已开班培训近7000名学生。今年部分高校已经是第二年、第三年参加该项目,无论本科还是硕士项目学生反响都十分积极,相当多的高校学生都因为参与项目开始对期货行业产生很大兴趣。

   我国期货市场经历多年的发展,从小到大,从稚嫩变成熟,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创新。在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竞争力、企业增信、产业扶贫等方面,期货市场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专业期货人才短缺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为期货市场持续输入更多、更专业的年轻血液是整个行业都要思考的问题。

   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也是我国培养各领域人才的桥头堡垒。据记者了解,虽然大多数财经类高校均有相关课程涉及期货,但是由于缺乏真实案例以及系统的理论知识,衍生品相关内容在教材内仅有寥寥数页。

   2017年,大商所启动“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充分整合交易所、期货公司、地方期货业协会和高校各方资源,初期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走入高校。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马卫锋表示,大商所的高校项目结合了学校的实习教学和理论教学,引进的业内的讲师在实践方面经验丰富,大量实例极具说服力,可以给高校学生非常直观的体验。

   高校与交易所携手开展期货人才培育项目,拉近了产业与高校的“距离”。今年7月举行的期货知识进高校座谈会上,多位教师表示,该项目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在产学研三者之间形成非常好的机制。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院长朱宁介绍,除了与交易所合作设计基础课程,该项目还依托相关企业,聘请了很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产业专家授课,而且与很多期货公司在交易策略、产品设计、人员内部培训等方面都有合作。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项目质量和稳定性,今年全部项目均纳入高校学分教育体系。大商所对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除了期货和期权、交易策略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增加大商所各品种的产业分析和风险管理模式相关内容。

   上海财经大学已经是第二年参加该项目。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培训项目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评价,被上海财经大学定位为“现代金融尖端技术系列”课程之一,在校内课程考评体系中稳居前25%。今年的项目除了纳入学分教育,采用侧重实践的授课内容、权威的授课师资、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还增加了四个项目小组,包括期货量化交易小组、期货期权金融科技小组、精益研究报告小组和期货政策及行业动态研究小组。小组以课程学员为主,根据课程学习内容,在学期结束进行期货投资及套期保值策略路演,路演成绩计入学生考核成绩,将人才培养前置化,毕业即有能力进行实操工作。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还在2018年暑假期间开办MBA期货特训营。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建生介绍,目前学校以特训营的方式,纳入学分产教融合,进行选修,并且从单一学院选修推广为全校选修。此外,学校还把课程与模拟比赛结合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在MBA课程中加入企业风险管理环节,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同时借助大商所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打造本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大商所今年还组织了首届优秀学生夏令营活动。与大商所已建立合作的“双一流”“211”及特色高校的39名学子参加了这次活动。除了资深现货、机构等专家授课,夏令营还加入了交割库调研、拓展、机构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加深了高校学生对期货实践的了解。

   B强化师资力量  打造行业与高校共赢模式

   “期货知识进高校,最大的难点是师资力量不足。”有高校代表告诉记者,相当多的高校因为缺乏师资而较少设置甚至取消了期货相关课程,即便是金融专业开设了衍生品课程,授课也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性和对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现状、期货在产业链方面应用的研究,高校教师与学生对国内期货市场的认识普遍不足。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应展宇认为:“让期货根植到专业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老师,一批对期货非常感兴趣、能够进行跟踪和研究的老师。”他介绍,美国很多的衍生产品就是由高校老师设计的。在他看来,产学研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更是培养教师的必由之路,教师也可通过研究工作,解决产业内的实际问题,形成多方共赢。“中央财经大学也希望建立一个顺畅的机制,能够吸引老师投身到这个领域。”应展宇说。

   实际上,大商所已经连续三年组织高校教师培训,为行业储备师资力量。今年7月,大商所在北京举办了第三届“大商所2019年全国高校教师衍生品研修班”,帮助参训的高校教师认识、了解国内衍生品市场实际发展情况,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对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认知,通过对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与创新成果形成较全面的认识,对今后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思路和启发。

   此外,大商所今年也进一步推动行业专家走进高校,今年的项目要求高校老师授课以基础理论为主,行业专家侧重实践案例教学,且来自非期货公司的行业专家授课课时需要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这也得到了高校和行业大力支持,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程国强、大商所理事长李正强、中国期货业协会原副会长李强、敦和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施建军、热联中邦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劳洪波等诸多优秀的行业专家都受邀走进高校课堂,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分享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了直接与企业学习交流的机会。

   C特色、统一并存  建设多层次期货教学体系

   在今年的期货知识进高校座谈会上,多位教师反映目前已出版的系统化的期货课程教材很少,已出版的教学类相关书籍也很少根据期货市场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内容,并提供实际的应用案例。

   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杨静平表示,高校的理论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未来也可以尝试换个角度,从业界寻找问题,由高校去解决。“推动业界与高校合作撰写深度的衍生品使用等方面的案例,也将提升案例教学水平。”马卫锋补充说。

   据记者了解,虽然国内尚未建立期货案例库,但各家商品交易所近年来已经编撰并出版了一系列期货应用案例书籍,可供教学使用。对于市面缺少系统性期货教材,大商所已启动高校期货人才培育专用教材编纂工作。大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教材于8月开始筹备,9月开始编写,在初稿编写基础上充分讨论并修改,预计2020年2月定稿,争取2020年5月底前完成出版印刷。

   针对现阶段参与项目的院校很多采用了讲座式教学,尚未形成整体的教学体系,不同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可能出现交叉重复的问题,部分高校代表建议,可以通过规范化教材、标准化教学大纲等方式,统一期货授课体系。同时,各高校学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多层级课程建设,充分突出原有优势,形成特色化教育。

   在探索期货授课标准化和差异化结合过程中,金鹏期货董事长常清认为,对讲座类培训,和已经有了期货教育经验的院校需要的专业类培训,要先进行分类,再进行标准化,因地制宜。大商所理事长李正强也表示,期货知识进高校下一步发展需要的“标准化”,是同类型、同层次内的标准化。座谈的课程设计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当面沟通,不能“文来文往”。

   “从近期项目情况来看,金融、会计等专业学生专业课程中对期货知识有所涉及,学习期货知识的积极性也会比较高,而其他专业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课堂里表现并不是太好。”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赵霞认为,课程设置分出多个层次,更能因材施教,比如针对一些与实体经济、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设计一些通识课或选修课。对于一些与期货相关度高的专业,比如粮食经济、粮食贸易等,需要一些专业基础课,同时辅以更高层次的研修班。

   “针对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以分别开展两期人才培育项目,设置不同的期货课程。”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金融系主任任达建议,在校大学生的课程需要由浅入深,研究生班的培训课程设计可以更精华、更深入,组织参观排名靠前的行业公司进行交流、学习。

   对于更广泛的期货学习者,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东立认为,期货知识教学应该分三个层次:首先是作为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增加对期货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要浅显易懂;其次是作为经济管理的基础课;再次针对行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涵盖基础的知识,还要包括相关的技能与实际操作。

   D长期稳步推进  放大高校项目示范效应

   随着加入项目的学校越来越多,培训的高校学生队伍越来越壮大,高校项目的影响力也逐步扩大,课程设计愈发完善,整体师资队伍也更强。

   据李建生介绍,近几年来,该项目起到了很好的牵引示范效应,培养师资,引进外部企业实战师资,推动产教融合育人,推动学校本硕期货课程开设及选修课程开展。

   同济大学将本科学生暑期实践与期货高校培训项目相结合,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与规模。马卫锋介绍,目前参与期货类暑期实习的学生逐年增加,期货行业的影响力通过培训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今年的期货知识进高校座谈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充分肯定了大商所和其他交易所在高校合作、期货知识普及工作的成果,比喻为“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他表示,证监会将坚定不移地支持证券期货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将会同教育部和相关各方,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规范指导,在政策资源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对于未来项目的开展,部分高校希望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更加丰富。例如,在内容方面,在普适性培训中适当加入课题研究等内容做补充,有利于提高期货理论研究水平,探索行业发展的新途径。同时,加入学生到第三方实训平台进行参访等环节,将MBA课程论文或案例开发与企业实践总结相结合,促进产教融合。在授课形式上,还可以利用慕课的形式进行推广教学,扩大学习群体。应用慕课的形式开成课程组和课程群,并在完成慕课后给予资格认证。

   此外,行业人士建议,期货行业要积极与高校等教育机构谋求长期合作机制,稳固产学供应人才关系链,保障交易所、期货公司与高校合作渠道通畅。增强课程关联度,帮助学生掌握期货知识结构,系统性、有层次地学习期货行业知识。同时,丰富课程活动形式,更多地举办沙龙、参观期货公司及交易所以及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力。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