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再见,小川

再见,小川

摘要:十五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防范金融风险,周小川领导下的央行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从2002年底至2018年初,在这十五年中,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国际化、防范金融风险等主题一次次把央行行长周小川推到镁光灯下。

在成为央行行长之前,周小川就一直以改革者、开放者的姿态示人。改革和开放,应对复杂国际金融环境,成为了周小川和央行这十五年来的主题。

人民币国际化:从默默无闻到全球第二大贸易和服务结算货币

这十五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可谓是央行重点政策之一。

回顾人民币国际化十年来的历程,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曾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贸易、投资和储备。从默默无闻到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贸易和服务结算货币、甚至成为一些国家的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谓迅速。

通常来说,人们把2007年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初建视作人民币国际化的开端。

2007年,人民币国际化试探性脚步迈出,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则迫使各国央行意识到掌握本国金融货币命运的重要性,对中国央行来说,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达到命运自主、减轻美元影响的根本路径。

2008年,上海和广东率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起,央行陆续同许多国家和地区签订货币或换协议,去掉美元中介环节,开始直接通过货币互换机制开展双边贸易。

在具体操作中,贸易结算、支付利息、服务费、分红等经常账项目中用人民币,允许特定的资本账项目交易使用人民币,比如海外直接投资(FDI),对外直接投资(ODI),海外央行和部分离岸银行可以把多余的人民币投入中国大陆的银行间债券市场。

2011年,央行又推出了基于配额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用人民币在境内外投资的机制。

SWIFT的数据显示,由于人民币国际化能带来滚滚财源,全球不少金融机构纷纷扩大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交易结算、支付、汇兑、衍生产品和清算能力。

SWIFT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人民币全球交易使用量升至2%,在全球支付货币中排名第五。

IMF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末,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为885.4亿美元,占官方持有外汇储备1%。

另据不完全统计,已有60余家海外央行宣布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银行也陆续与约40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金额超过3.3万亿元。

不过,也有评论指出,历史经验表明,国际货币的长成往往路途漫长,十年仅仅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金融紧紧抓住机遇

周小川在任上经历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如何带领央行,配合全国度过这场危机,成为周小川的重大课题。

在金融危机波及到中国前,央行已经储存了充足的弹药。2008年6月,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金融机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达7.47%,1年期存款利率达3.60%。

自2008年下半年起,央行逐步降准降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十年后,回过头来看这场危机给全球各地造成的影响,每个地方的处境并不相同。

对一些南欧国家来说,美国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欧债危机带来这些国家经济停滞不前,这十年可谓是失去的十年;对美国、德国等国家而言,这十年是从信贷体系崩溃到建立超宽松货币政策再到货币政策逐渐正常化的十年,换言之是调整的十年;但是学者徐瑾认为,对中国来说,这十年是崛起的十年。

在这十年中,中国的金融结构规模急剧跃升,昔日债务缠身、举步维艰的国有银行尚且希望吸引海外同行入股来提升自身品牌,如今纷纷晋升世界前列,中国四大银行跻身世界前五大银行,而中国公司也纷纷开始海外扫货。

中国金融体系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但紧紧抓住了机遇,同时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今后一段时间央行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一行三会关注的焦点。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虽然避免了出现类似欧美那样的信贷崩溃局面,但是影子银行、资产管理行业、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控股公司等几个领域依然是央行担忧的重点,而系统性金融风险则是央行等监管机构需要重点防范的。

在十九大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周小川表示:

首先,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这个概念,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讨论的比较多。

金融风险有一般性的金融市场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如个别金融机构不健康、不符合相关标准,甚至存在关闭破产的可能性。而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则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会在市场上引发剧烈的连锁反应,使经济和就业遭受重大冲击。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风险点也不一样,但也有共同的东西。

首先从全球来讲,都要防止恶性通货膨胀所造成的风险。另外,要防止资产价格剧烈调整所导致的风险,资产泡沫既有可能出现在资本市场上,也有可能发生在房地产市场上,还可能在影子银行、金融衍生产品方面。对于经济转轨国家,特别是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讲,另外一种现实的金融风险,就是所谓金融机构大面积不健康的风险。因为在转轨过程中可能不良资产会非常多,财务上出现的缺口导致亏损可能非常多。而且在制度转变过程中,可能规则、监管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不足,金融机构也有可能大面积出现不健康,不少转轨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机构基本上都垮了,或者全部都卖给外国人了,这也是一种系统性风险。再有一点,正如刚才所提到的,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太多,使这个周期波动被巨大的放大,在繁荣的时期过于乐观,也会造成矛盾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所谓明斯基时刻,这种瞬间的剧烈调整,是我们要重点防止的。

之后,周小川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撰文指出,防控金融风险要立足于标本兼治、主动攻防和积极应对兼备。要拓展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股权融资渠道,改革股票发行制度,减少市场价格(指数)干预,从根上消除利益输送和腐败滋生土壤。坚持金融是特许经营行业,不得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

2017年底以来的强监管,则显示出包括央行在内的监管部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决心。

十五年来央行大事记

2003年 发行国内首只外币债券 建立人民币汇率压力监测指标

2003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招标发行了5亿美元金融债券,为固定利率债券,期限5年。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只外币金融债券。本期债券经过承销团成员竞价投标,确定的票面利率为3.65%。44家承销商中,参加投标40家,实际中标26家。

时任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的贺强称,首次在境内发行美元债券,不仅是融资工具和融资方式的创新,而且填补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空白。

这只境内美元债券由国务院审批,人民银行制定发行交易办法,托管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因此,这只债券是以美元计价的政策性金融债券,与目前银行间市场的开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具有相同的地位。

10月,央行建立人民币汇率压力监测指标,定期分析人民币汇率压力情况。

2004年 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提高货币出入境限额

3月24日,央行经国务院批准,宣布自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

12月,央行决定调整国家货币出入境限额,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入出境每人每次携带的人民币限额由6000元提高到20000元。年底,央行决定人民币银联卡将从2005年1月10日起可在韩国、泰国和新加坡使用。

2005年 批准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外汇买卖业务 债市引入外资机构发行主体

5月18日,央行批准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开办外币买卖业务。同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八对外币买卖业务。八对交易货币分别是美元兑欧元、日元、港元、英镑、瑞郎、澳元和加元,以及欧元兑日元。该项业务的推出将有利于完善我国外汇市场体系,满足市场的投融资需求和避险需求,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建立起联接国际金融市场的通道。

10月9日,央行批准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分别发行人民币债券11.3亿元和10亿元,这是中国债券市场首次引入外资机构发行主体。

2006年 外汇交易中心建立独立清算所

12月2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建立独立清算所,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控制清算风险,提高清算效率和市场流动性。

2007年 Shibor开始运营

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开始运行。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

2008年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2008年,上海市和广东省政府先后向国务院提出希望在当地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鉴于上海市和广东省在企业选择和政策配套等方面准备比较充分,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市和广东省内的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四城市率先进行试点工作。同时,明确境外试点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

2009年 同四个国家和地区签订货币互换协议

从2009年开始,央行陆续同许多国家和地区签订货币或换协议,去掉美元中介环节,开始直接通过货币互换机制开展双边贸易。

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270亿港元,协议有效期为3年。

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马来西亚国民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协议有效期3年。

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8万亿白俄罗斯卢布,协议有效期3年。

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000亿元人民币/175万亿印尼卢比,协议有效期3年。

2010年 中俄开始使用本币结算

11月22日,为促进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双边贸易,便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满足经济主体降低汇兑成本的需要,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人民币对俄罗斯卢布交易。12月15日,俄罗斯莫斯科货币交易所正式挂牌人民币对俄罗斯卢布交易。

2011年 地方债发行试点 RQFII启动

11月,四省(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和深圳市政府分别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71亿元、69亿元、67亿元和22亿元。

12月1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第76号令),允许境内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作为试点机构,运用其在香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在经批准的人民币投资额度内开展境内证券投资业务。

不到五年,RQFII从扩大到英国、新加坡、法国、韩国、德国和加拿大,它们各自获得了金额为人民币500亿元到2700亿元不等的配额。

2012年 RQFII试点额度扩大 发展中日直接使用本币交易

4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RQFII试点额度扩大500亿元人民币,专门用于发行在香港上市、投资境内A股指数成分股的ETF产品。

自2009年以来,央行同多个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5月2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自2012年6月1日起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日元交易方式,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

2013年 启用SLO和SLF 中英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上海自贸区成立

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1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对金融机构开展操作,提供流动性支持。

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英格兰银行签署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效期为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英国成为七国集团中率先于中国开设货币互换线的国家。

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

2014年 同多国签订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RQFII试点扩大到十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央行同德国、英国、法国、卢森堡、韩国、卡塔尔、加拿大、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泰国等国家央行签订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2014年,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已扩大至10个国家(地区),包括:香港、台湾、英国、新加坡、法国、韩国、德国、卡塔尔、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总投资额度为8700亿元人民币。

2015年 国际性商业银行首次获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 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和服务结算货币

9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金融债券,这是国际性商业银行首次获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

2015年,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和服务结算货币。

2016年 人民币加入SDR篮子

8月31日,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首期特别提款权(SDR)计价债券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

10月1日,人民币加入IMF的SDR货币篮子正式生效,具有了国际储备货币的属性。

2017年 “债券通”正式运行

7月3日,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债券通”)正式上线试运行。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