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白糖:牛市已来 未来将来

白糖:牛市已来 未来将来

一、
国际市场

1全球整体情况:乐观之年

图1:全球产量与糖11期价相关性



数据来源:USDA福能期货研究院


根据“图:全球产量与糖11期价相关性”我们可以发现:自2004年以来,糖11期价的牛市启动节点都处于减产年的前一年。如2008年全球产量步入减产,牛市行情于2007年启动;如2016年全球产量步入减产,牛市行情于2015年启动;今年亦是如此,2019/20榨季全球产量开始减产,牛市行情已于2019年开始启动。

目前回头看,是否“2018年8月22日的9.91美分/磅已经是熊市最低点”,并且,“糖11在2019年度10.68美分/磅-13.76美分/磅的的区间整理,是否,已经走出牛市前的筑底工作?”。

由此,我们提炼出2020年度糖11期价走势的几个关键因素:

1、2019/20榨季全球是否步入减产周期?

2、2019/20榨季的期末库存压力是否会造成偏空影响?

3、地缘政治如何影响外盘价格?

1.1

2019/20榨季全球是否步入减产周期?

1.1.1 主流机构下调2019/20榨季产量预估
图2:全球食糖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USDA福能期货研究院


根据“图:全球食糖供需平衡表”,我们可以发现2019/20榨季全球白糖产量处于减产的第二个榨季。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显示,2019/20榨季全球产量约1.74亿吨,较2018/19榨季全球产量的1.80亿吨,产量下调575万吨(约-3.20%)。这意味着,全球市场结束增产周期,步入减产周期的第二年(全球市场并无六年周期的规律,但随着厄尔尼诺爆发的可能性增大,全球步入减产周期成为可能)。

2019年度,巴西因为制糖比处于低位,或者说是历史低水平,因原油价格高企导致糖厂更倾向于生产乙醇。印度因为干旱因素白糖产量受到较大冲击,印度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严重依赖季风带来的降水,而2019年度的干旱给甘蔗种植带来致命一击。泰国同时也受到了干旱的极端天气影响,但另一方面,泰国甘蔗种植经济效益低,很多农户转种也导致甘蔗产量下降。

就此来看,2019/20榨季白糖的减产基调基本确定。如果确定,那么如“图1:全球产量与糖11期价相关性”所示,减产前一年将出现牛市的开端。这也刚好证实了去年本人年报中所分析的,2019年将摆脱9.91美分/磅的底部,筑底走出牛市。而2019年在摆脱底部之后,一直在10.68美分/磅-13.76美分/磅区间盘整,迟迟未拉出上涨的牛线,或许是因为高企的库存压力,以时间换空间。但2020年度,我们认为这一局面将会打破。

1.1.2可能爆发的厄尔尼诺将利空甘蔗产量
同时,我们发现,全球的食糖减产周期总是与厄尔尼诺息息相关。


图3:厄尔尼诺年与主产国甘蔗产量相关性



数据来源:USDA福能期货研究院


根据“图:厄尔尼诺年与主产国甘蔗产量相关性”,我们发现在厄尔尼诺年甘蔗主产国产量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如2005年度印度、泰国甘蔗产量下滑;如2007年度泰国甘蔗产量下滑;如2010年度印度、中国、泰国甘蔗产量下滑;如2015年度巴西甘蔗产量下滑。

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往往伴随着出现全球范围的灾害性天气:该冷不冷、该热不热,该天晴的地方洪涝成灾,该下雨的地方却烈日炎炎焦土遍地。主要影响区域是东南亚、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中国。而对甘蔗的影响,从降雨情况来看,一般会导致巴西北部少雨,中南部降雨过多,从而导致甘蔗含糖量下降;从气温来看,一般会导致中国东南地区、印度、泰国干旱高温,从而导致甘蔗产量下调。

我们发现,在厄尔尼诺爆发之年,基本上是全球糖产量的低值之年。当然全球糖产量还受原油价格、政策因素等影响,糖产量与厄尔尼诺并非完全正相关。

不可否认,以上关于厄尔尼诺的内容是本人去年的年报内容。如今回看复盘,2019年度厄尔尼诺确实如期来临,并且造成印度、泰国的干旱,以及中国东南地区的暖冬。

同时,根据我们对厄尔尼诺指标多年的跟踪,我们能发现2020年,有80%的概率厄尔尼诺将会卷土重来。

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全球的气候已经处于“混乱状态”,过多的排放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全球温度逐年上升。并且,理论上来说,在厄尔尼诺过后一般是拉尼娜年份,但是今年该规律被打破。2020年大概率的厄尔尼诺将进一步出现极端天气,如印度、泰国的再次干旱。

根据“1 .1.1 主流机构下调2019/20榨季产量预估”及“1.1.2 可能爆发的厄尔尼诺将利空甘蔗产量”的分析,我们认为2019/20榨季全球食糖产量将会步入减产周期。

1.2

2019/20榨季的期末库存压力是否会造成偏空影响?


2019年度,全球的高额库存一直是压制糖11价格上行的压力所在。经过一整年的贸易流消化,全球的库存依旧高企,并且消化的速率比大部分主流机构预测的还慢。

根据上文“图:全球食糖供需平衡表”,我们认真观察全球的期末库存可以发现,全球的库存压力仍不容小觑。2019/20榨季,期末库存将达4958万吨,较上个榨季2018/19榨季的5505万吨而言减少547万吨(-9.94%)。库存压力仍存,但好在全球已在慢慢消化库存,预期向好。

库存的压力仍旧来源于印度和泰国。一方面,2019/20榨季印度、泰国食糖的减产会减轻一部分库存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我们该部分分析的内容:“高额库存是否将对外盘造成偏空影响?”


图4:全球期末库存与糖11期价相关性





数据来源:USDA福能期货研究院

根据“图:全球期末库存与糖11期价相关性”,自2004年至今,全球期末库存最高的两个年度(2007年度和2015年度),反而是ICE原糖期价的牛市启动之年。这也打破了我们的疑虑,2019/20榨季的期末库存依旧压力很大,来自印度、泰国往国际抛售的压力让投资者畏惧来年的投资环境。但是根据往年的数据分析,我们很明确可以看到,库存压力最大之时,也是牛市启动之时。同时,我们看2019年度的库存,在印度的增产下,全球库存达13年之最。而糖11非但没有走出弱势行情,反而还摆脱了曾经业内都恐惧的底部9.91美分/磅。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这便是“期货”的魅力之处。期货(Futures)表现的是未来的价格,当人性的恐慌(疯狂)达到极致之时,往往是反转的时点。所以我们认为,2019年的库存已达之最,也应是外盘价格的反转之时,更何谈给盘面造成偏空影响。

1.3

地缘政治风险如何影响外盘价格?


1.3.1不太平的全球
全球经济的不景气,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不太平的一年。地缘政治风险的存在,将对原油有很大的提振作用。这将导致很多白糖生产国,转而生产乙醇,特别是主产国巴西,这也是巴西近几年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而糖醇比,将进一步从供给面和心理层面带动外盘价格的上涨。

1.3.2中美贸易摩擦
第一,我们应该认识到,中美贸易摩擦将是长期的、反复的摩擦,中国将不断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白糖的贸易国家也会随之发生部分改变。

第二,美国的食糖进口量占全球贸易流约5%-7%,但是美国的主要进口国为墨西哥,而中国向美国进口的食糖量一向很少,直接的影响并不存在,中美两国在食糖产业上的贸易壁垒并无法挟制对方。但是从较深的产业研究来看,和甘蔗糖有替代作用的玉米淀粉糖,属于影响较大的玉米链条,也部分存在玉米与甜菜抢地的现象,但产业的传导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实现,传导到末端的影响力也逐步减弱。



二、
国内市场

1种植面积:小幅缩减
2019/20榨季国内种植面积小幅缩减。2019/20榨季种植面积为2084万亩,较2018/19榨季的2135万亩相比,面积减少51万亩(-2.39%)。

其中广西产区种植面积为1141万亩,较2018/19榨季的1160万亩而言,减少18.8万亩(-1.62%)。2019年是广西推广订单农业的第一年,很多糖厂和农户签订了3年的合同,但是甘蔗的收购价格下降至490元/吨,较上个榨季下跌10元/吨。但从历史收购价来看,490元依旧是历史高位,而且如果甘蔗为良种的话,还会提高30元/吨的收购价。我们假设广西亩产5.7吨,那么每亩的收益在982元左右;如果采用宿植蔗,每亩收益还能增加400元左右;即每亩收益在982-1382元左右。相比其他作物的效益,甘蔗的收益仍然较为可观,因而近几年甘蔗种植面积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另,订单农业的推行,让农户心理安全感更强,据数据收集,截至目前广西全区已签订订单合同面积1123万亩,基本覆盖广西的绝大部分蔗区。


表1:甘蔗种植成本测算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福能期货研究院


云南产区甘蔗种植面积为421万亩,较2018/19榨季减少11.8万亩(-2.73%)。2019年6-8月份云南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影响,种植面积略微减少。同时,云南地区普遍存在劳动力短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丘陵山地甘蔗的小型收获机械化难度大等问题。

广东产区甘蔗种植面积为165万亩,较2018/19榨季的190万亩减少25万亩(-13.16%)。广东的甘蔗种植地主要集中在湛江,因经济发展以及种植效益低等原因,广东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并且可以预测到的是未来将会进一步下降。

海南产区甘蔗种植面积为35万亩,较2018/19榨季的39减少4万亩(-10.19%)。

内蒙产区甜菜种植面积为214万亩,较2018/19榨季的210万亩增加4万亩(+1.90%)。2019年内蒙休耕,主动封闭部分低糖原料产区,但是因为甜菜收购价格略好,糖厂效益佳,部分地区农户扩种。2019/20榨季的出糖率约11.8%-12.3%,较去年高1%-2%个点。

新疆产区甜菜种植面积为108万亩,较2018/19榨季的103万亩增加5万亩(+4.85%)。棉花的种植效益较低,农户替代种植甜菜,因而新疆甜菜种植面积略有增加。

表2:甘蔗主产区种植面积(万亩)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福能期货研究院

图 5:近两榨季种植面积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福能期货研究院


2产量:持平略减
2.1 产量
表3:甘蔗主产区产量(万吨)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福能期货研究院


2019/20榨季国内食糖产量持平略减。2019/20榨季产量为1051万吨,较2018/19榨季的1063万吨相比,产量减少11.68万吨(-1.10%)。

其中广西产区产量为630万吨,较2018/19榨季的634万吨而言,减少4万吨(-0.63%)。因过年提前,今年主产区普遍提前半个月左右开榨。同时天气配合,日夜温差大,今年雨水明显偏多,充足的水分利于甘蔗生长,因而今年甘蔗单产提高,出糖率也较上个榨季有所增加。所以相较种植面积的减少,食糖产量减少幅度较小。

其中云南产区产量为200万吨,较2018/19榨季的208万吨而言,减少8万吨(-3.85 %)。云南产区主要受干旱影响亩产下降。广东产区产量为80万吨,较2018/19榨季的80.96万吨而言,减少0.96万吨(-1.19 %)。海南产区产量为14万吨,较2018/19榨季的18.82万吨而言,减少4.82万吨(-25.61%)。

其中内蒙产区产量为72万吨,较2018/19榨季的67.7万吨而言,增加4.5万吨(+6.65 %)。新疆产区产量为55万吨,较2018/19榨季的53.4万吨而言,增加1.6万吨(+3 %)。内蒙新疆两地的食糖产量增加,一方面因为种植面积的增加,一方面风调雨顺,利于甜菜生长。


图6:近两榨季产量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福能期货研究院




2.2 周期与期价
图7:白糖周期与期价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福能期货研究院


白糖产量呈现三年增产三年减产的规律周期,并且自从白糖期货上市以来规律较为一致。从增产至减产规律来看,第一个周期从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先增产至减产共历时60月;第二个周期从2011年2月至2016年11月,先增产至减产共历时69个月;第三个周期自2016年11月开启,截至目前来看已历时38个月。从减产至增产规律来看,第一个周期从2008年10月至2014年9月,先减产至增产共历时71个月;第二个周期从2014年9月至今,先减产至增产已历时64个月,如果按照周期60个月-72个月来算,熊市周期基本结束。

可以确定的是,2019/20榨季在持续了三年的熊市之后,已经在2019年终结。2020年度,将会开启节节高升的牛市之年。

3进口:非正规渠道进口得到遏制
3.1 配额内外进口
我国关税水平极低,进口快速增长。为了入世,我国政府对农产品贸易关税进行了让步。目前我国白糖进口实行“配额内+配额外”管理,2018年配额内额度为194.5万吨,征收15%关税;配额外进口需要申报审批,征收45%关税(自2018年5月开始)。相比于其他国家高额的进口关税,我国是全球关税最低的国家。由于我国制糖成本较高,在国际食糖贸易中,我国成为了贸易糖的洼地,加上进口的管控,近几年非正规渠道进口量较大。总体而言,我国白糖的产量仍处于产不足需的阶段,但由于白糖的合法及非法进口情况下,我国白糖仍处于供过于求。


图8:中国白糖历年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福能期货研究院


根据“图:中国白糖历年进口情况”,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 配额内进口关税一直保持不变,包括每年的古巴40万吨糖,每年持续进口持续轮储。唯一变化的是194.5万吨的额度是否用满。

第二, 配额外进口,即许可证进口,由一开始的进口数量不限,到2014年的限制进口数量,到2017年的加收进口关税。从这么多年的政策演变,我们可以发现白糖的进口政策年年趋严。

2020年的白糖进口政策,理论上来说是原来行业自律的结束之年,2020年度的政策该如何演绎,一直是行业内悬而未决、将会影响未来榨季供需平衡表的重大因素。而市场的空头也反复将“行业自律的结束,国家将放开进口大门”等信息拿出来讲,这也是业内空头最大的看空因素。至于今年5月份之后的政策,本人不做任何不负责任的猜测来哗众取宠。唯一我们能确定的是国内市场将长期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持续稳定的进口补充是不可或缺的。因而税率是维持行业自律抑或采用其他方式,还是恢复到50%,我们不做判断,也没有人可以做出判断;但是进口量方面,本人认为一定会有量上的控制,因一政策一贯有延续性,不会朝令夕改,在前几年逐步控制进口量的政策下,2020年突然全面放开进口量不太现实;二进口数量的放开,意味着国际市场多出来的接近5000万吨,将会虎视眈眈盯着中国这一大市场,如此大的泄洪效果足以摧毁一个产业。在大豆产业的前车之鉴下,我相信白糖产业的转型不会如此迅速、如此被动、如此果决。要想,甘蔗种植涉及的可是千万农户的脱贫问题,一个省甚至多个地区的GDP问题。

3.2 非官方渠道进口
2019年供需平衡表的紧平衡业内普遍达成共识:认为今年的不合法边境贸易情况有所遏制,走私量逐年减小,特别是福建、汕头等沿海城市和河南等内地城市的走私重灾区。

2020年本人认为非官方渠道的进口量将会进一步得到遏制。首先,扫黑除恶的打击行动从根源上断了非官方渠道进口的源头;其次,如果说2020年进口政策放开,那么为了保护国内的食糖产业,走私上势必严厉把控,非官方进口这边减少的量用来进口“一带一路”糖。

当然非官方进口也有比较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2019年出现的透明糖浆,进口成本低,进口利润高,也存在一定的进口量。但因不易保存、储运难度、质量问题等不被所有终端接受。但是如此高的进口利润,很值得市场关注2020年的该类进口量,是否普遍化,是否产业化。

3.3 进口量推测

表4:白糖中国进口配额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福能期货研究院

我们配额内进口数量最大为194.5万吨,包括古巴糖在内,但前几年一般进口量为130万吨左右。2018/19榨季本人认为配额内进口数量为194.5万吨,加上许可证进口量的135万吨,以及未记录在册的巴基斯坦糖约26万吨左右,对于上个榨季白糖的进口量预测为355万吨左右(个人推测,不代表官方数据)。而本人推测的数据,刚好与海关查询的数据,2018/19榨季进口量为320万吨,加上巴基斯坦糖26万吨,即346万吨,相差无几。

明明是2020年的年报,为何我会在本文中提到上个榨季的进口数量?因,本人想据此推测出2018/19榨季的非官方进口数量。假设2018/19榨季进口量346万吨,2017/18榨季进口数量242万吨,那么多出来的进口数量104万吨,在其他供需因素没有太大变化下,是否就是等于2018/19榨季非官方进口减少的量呢?如此推测,2019/20榨季的非官方进口数量也不言而喻了。

4需求情况:稳定增长
我们都知道,工业品看需求,农产品看供给,因为农产品的需求基本常年稳定且逐年增长。

总体上,糖的需求可分为直接消费和工业消费,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对这两类消费均有刺激作用:(1)人口增长增加直接消费:全球总人口由1960年的30亿上升到2018年的76亿,因此人们对食糖热量需求的增加会促进食糖直接消费的增长;(2)经济增长拉动工业消费:1960年至今,全球GDP由1.35万亿美元增长至78万亿美元,人均GDP由444美元上升到10721美元,经济发展带动食品加工业的进步,甜味剂需求的增加带动食糖工业消费的增长。

糖消费结构由直接消费向工业消费迁移是一种必然趋势,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食品工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愈发繁荣,糖作为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其需求量会随着食品产量的增加而逐步提升;另外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物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糖热量功能的依赖减弱,直接消费需求疲软。目前中国直接消费与工业消费的比重为3:7。


图9:中国白糖历年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福能期货研究院


  本人认为,全球糖需求量在未来10年内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会逐渐放缓,主要因(1)由于糖消费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在全球人口和经济增长态势不改的条件下,糖以及糖制品的消费量将随之增加。(2)人口和GDP增速下滑致使糖消费增速减缓。(3)健康理念、替代品出现。

三、
总而言之

1投资性操作
1.1 长期来看
白糖是个周期性较强的品种,从白糖期货上市至今的14个年头,多少大事件的发生,比如当年轰动郑商所的逼仓事件,比如2019年某卖套保亏损等等事件告诉我们:在滚滚向前的年轮中,国内的甘蔗产业总是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周期,也许卖套保的力量缩小周期内的价格范围,也许经济的发展改变产业的强势地位。但是历史一遍又一遍孜孜不倦的告诉我们:市场上有一把无形的手,它无声的循环着每一个周期,每一个想要改变规律的人,最终都被这只手带着走。

通过本文上述几大板块的分析,我们认为白糖2020年正式步入牛市周期。产量方面持平略减,上榨季因为消费良好,非官方进口渠道的打击导致库存消化良好,榨季结转库存少。2020年5月份的进口政策市场判断不一,但我们认为不会太悲观。需求方面,稳中有升而替代趋缓,总量一定是增加的,但是增速放缓,在没有大量替代的前提下不会出现总量减少。整体供需紧平衡。

因而我们认为:2020年长期持有白糖2009、2101、2109合约是较好的选择,盘面价格于5400-5500元/吨(春节后预计出现洼地)都是比较合适的入场点。因为是长期单,因而建议分批入场。

1.2 短期来看
因上市时间比较久,同时在郑商所的大力投教下,白糖产业人士的参与比例较高,近一年的行情大部分由基差主导。对标南华糖业集团的报价,基差于0-500区间波动。而短线操作者可以根据基差的波动节奏来调整自身操作节奏,基差于300-500(2019年度大部分落在300-400区间)的时候是较好的入多节点。

图10:中国白糖历年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福能期货研究院


2产业套保的操作
2.1 期货套保
大宗商品的卖套保力量远远大于买套保力量,这也由产业链的话语权、以及终端采购习惯决定,白糖也不例外。


图11:中国白糖历年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福能期货研究院


如“图:01合约基差——上市以来走势”所示:牛市时基差大部分时间为负,因市场预期向好;熊市时基差大部分时间为正,因市场预期向弱。如果这样,那么根据我们上文的分析,如果2020年为牛市之年的话,那么卖套保将会面临基差由正转负的风险。同时,因为交割仓库的调整,以及2019/20榨季初北方甜菜糖销售量火爆,库存少,本人预计2020年甜菜糖的交割量将会较往年少。那么,期货市场对标的,更多的是蔗糖的价格,届时盘面价格将会上溢150-250元/吨。这对卖套保的企业们来说将会十分被动,这也是2020年所有期货卖套保企业应注意把控的风险。

2.2 期权套保
相对于期货的线性套保以及2020年可能出现的基差风险,本人更推荐套保企业在2020年引入期权进行产业套保。相对于期货套保,期权套保具有节约资金成本、规避震荡市风险、更符合现货企业为企业资产购买保险的思路习惯。

如果企业目标是获得部分补偿,那么企业可以选择卖方进行抵补性套保;如果企业目标获得更多保值,那么企业可以选择买方进行保护性套保。

当然,不同产业链阶段的企业,期权套保的策略完全不同,如希望了解期权套保信息以及拓宽更多套保工具来规避基差风险,欢迎联系我司投资咨询中心。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