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2020年度策略报告】供应过剩,聚烯烃重心继续下移(聚烯烃篇)

【2020年度策略报告】供应过剩,聚烯烃重心继续下移(聚烯烃篇)

3、进口情况

进口方面,进口数量对LLDPE的影响较大,因为PE整体进口依存度在40%,今年进口增量依然已接近20%的增速在增长,尤其是LLDPE,进口增速超过20%,主要还是外盘LLDPE投产较多,进口利润打开,这也导致虽然国内产能投放不多,但是LLDPE跌幅依然较大,且超过PP跌幅。明年初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马油装置,明年海外PE产能投放依然较大,预计进口增速仍将维持在20%左右。而PP方面有所不同,进口依存度不到20%,且产量增速压力主要来自国内,国内新增产能要远多于海外产能,但也要注意近期PP现货价格估值相对较高,进口利润打开,外盘货源或将加大涌入量。






4、进口废塑料被限制

截至12月03日,固管中心一共公布了15批限制进口类批文,废塑料批文依旧为0吨。2018年全年共公布了26批限制进口类批文,废塑料共75860吨,而2017年全年共公布了11批次,共计进口7,050,562吨。这样2018年废塑料较2017就下降了约98.92%。从最近几批的批文上看,预计今年都不会放松。2018年4月19日,生态环境部称,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将工业来源废塑料等16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自2018年12月31日起执行,可以说进口废塑料基本被完全限制住。进口PE废塑料的供应缺口将进一步由PE新料来填补,对LLDPE是个长期利好,但这种利好在2018年就已经基本兑现。
国内的废塑料进口基本上完全被停止后,反而进口再生颗粒成为了目前部分商家的替代品。每个月仍有四五万吨在国外经过加工后的废塑料以再生颗粒的形式进口到国内。据估算2019年将达到40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再生塑料颗粒国家标准意见稿出台,该标准有所提高,使得再生塑料被列为固体废弃物的概率增加,增加了再生塑料的进口风险。


5、下游需求平稳

从宏观指标上看,除了公共财政收入因为减税的原因,同比增速继续下行外,国内GDP、M1、M2、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等经济数据的同比增速均有所企稳。国内经济因为降准减税等刺激,经济逐步企稳中,近期央行会议也强调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进一步降低民营小微企业社会融资成本。外部环境上,中美贸易关系的进展仍将影响全球经济,因为贸易战的缘故,今年中国进出口金额增速放缓。目前两国关系开始有所好转,12月13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同时,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双方约定,下一步双方将各自尽快完成法律审核、翻译校对等必要的程序,并就正式签署协议的具体安排进行协商。其中美方准备将今年9月1日加征15%关税的约1200亿美元商品降到7.5%,另外准备在12月15日加征的1800亿美元商品暂不加征。虽然力度不是很大,但至少中美关系没有继续恶化,有利于宏观环境的改善。
塑料制品方面,2019年10月份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656.5万吨,同比增加2.2%,1-10月份累计产量为6595.7万吨,同比增加4.6%。累计同比增速基本维持稳定。而其出口方面,由于的抢出口,塑料制品的出口增速8月份后开始回落,虽然美方准备将加征的关税下调,但由于抢出口的原因,预计2020年初进口增速依然将回落。




薄膜方面,农用薄膜消费带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一般来说,2月份地膜生产进入产销旺季,一般持续到3月中旬,6月下旬开始进入当年的第二轮需求旺盛期,8月份以后,农膜产销活跃,且在11月达到峰值。随着冬季的到来,下游膜料及管材需求逐步减弱,农膜需求或基本结束,地膜尚未开启。农膜企业的季节性生产规律有逐渐淡化的趋势。且由于农膜产量占薄膜产量比重偏小,对于原料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有限。由于国家越来越重视农膜的白色污染与重复多年使用,PO膜或茂金属膜的使用在增加。今年农膜开工率总是低于去年同期。
因为电商的快速发展,国内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量越来越多,导致快递的业务量始终保持强劲上涨,这就对包装膜产生巨大的需求。2019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快递累计业务量为5678865.3万件,同比增加25.4%,增速较前去年进一步放缓,但仍保持高速增长,从包装膜开工率上看,今年也不如去年。目前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强调快递包装的可回收,而由聚烯烃制成的包装材料不容易讲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一些快递公司已经开始对包装进行回收利用,这可能压制聚烯烃包装膜的需求。
据悉,目前相关部门正在修订2008版限塑令。塑料袋、餐盒、农用地膜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被全部替代,利空聚烯烃下游需求。在经济转型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下,聚烯烃的需求应该更多的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如可降解塑料、金属的轻型化替代、5G通信等。






家电方面,家电消费与房地产息息相关,自2018年起,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频出,高层持续释放“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信号,至今仍未放松,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的调整也使得快速上涨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得到遏制。除去10月份的2%,我们可以看到棚改货币化的资金来源PSL贷款的期末余额增幅降至低位。
从房地产的面积累计同比看,2019年基本维持平稳,只有竣工面积增速有向上的态势,但其数值一直维持在负数,预计在政策依然收紧的态势下,房地产难有起色。
去年彩电表现亮眼,但今年产量反而有所减少。冰箱、洗衣机、空调产量仅好于2018年,累计同比增速也仅有3%左右,从销售额上,2019年1-10月空调和冰箱销售额同比下跌2%,洗衣机也仅有1.4%的增长。从房地产的数据来看,未来家电市场难有亮眼表现。
从塑编、注塑与BOPP开工率走势上看,今年下游开工率普遍不如去年同期,尤其是塑编和注塑行业,下游工厂对后市看空谨慎,其原料库存也处于较低位置,多为刚需采购,只有旺季来临之际,才会有较多的逢低补库,但时间较短、量也不大。








汽车也是国民经济中的消费大头,其产量、销量变化对注塑料聚烯烃的需求影响也很大。以家庭用车为例,塑料占比约10-15%。由于经济承压,消费被房贷挤压严重,前期实施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导致部分消费需求提前释放,虽然近期增速有所回升,但依然深陷负增长之中,由于国家汽车排放标准的升级,市场加大促销力度,汽车零售库存有所降低,但仍徘徊在1.5左右。目前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仍低于世界水平,关注国家是否会出台新的刺激政策,另外新能源汽车表现较好,只是占比仍然较低,补贴政策也逐步退出。总体来看,2020年汽车行业产销增速仍面临较大压力


总体上,需求方面,无论是宏观还是具体下游,对聚烯烃来说都是支撑有限的。首先,国内经济正在寻底之中,国外也较为低迷,最新公布的中国进出口数据增速放缓,好在中美贸易战第一阶段协议文本达成一致,虽然关税下调力度不大,但至少是向好发展。只是由于之前的抢出口,预计塑料制品出口将继续维持低迷一段时间。在房地产难有起色下,家电也表现较为平庸。汽车也因为房贷及购置税恢复等影响下,累计同比增速持续陷入负增长。
三、注册仓单量情况

截至12月13日,大商所LLDPE注册仓单数量为1141张,PP注册仓单数量为0张,目前基差已经趋于收敛,仓单数量对聚烯烃所带来的影响不大。


四、现货市场库存

今年与往年一样,高点出现在春节后,达到113.5万吨,比往年要高,而且库存去化不顺,在4-5月份还出现大幅累库,这也造成了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目前库存始终维持在70万吨上下,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下游因为普遍看空后市,采取随用随拿、刚需采购策略,其原料库存始终维持低位。


五、利润情况分析

今年LLDPE现货价格大幅下跌,但由于上游原油、甲醇、煤等也出现下跌,上半年LLDPE利润虽然大幅大跌,但依然高达700元/吨。但近期石脑油和甲醇价格回升明显,而现货价格依旧在低位徘徊,虽然整体利润依然有200元/吨,但部分企业出现亏损,如果亏损面扩大,且延续时间较长,企业可能会降低负荷。2020年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由于PP现货价格跌幅较LLDPE要小,其利润也相对较好,仍然有600元/吨。




六、价差分析

由于今年新增产能中的久泰能源以及中安联合均生产LLDPE,占比新增产能的67%,且较生产HDPE的宁夏宝丰要先行投产,加之进口货源的原因,导致今年LLDPE跌幅相较其他两个非标品种要大。今年煤改气政策调整以及HDPE也有新增产能的投放,导致今年HDPE与LLDPE并未向过往那样拉大。今年共聚与拉丝价差大起大落,与供需两方面均有关。今年7月初的时候PP的涨停恰值分类垃圾最火的时候,由于室外分类垃圾桶多为PP,助推了PP期货的涨停。其实当时主要还是一种炒作,因为分类垃圾桶多为PP共聚,而当时共聚与拉丝价差降至历史低位,随后PP拉丝期货的快速回落也应证了这一点。进入下半年PP共聚与拉丝开始拉大,供给上,多套共聚装置如中天合创等出现故障,拉丝生产比例也快速回升,导致两者供给出现变化。需求上,双十一、元旦等节日需求下,注塑工厂订单较好,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求有所回暖。




从期现价差来看,今年LLDPE基差较为稳定,浙江地区基差维持在150元/吨。而PP有所不同,今年PP是现货不错,而由于国内新增产能计划投产较多,远期合约贴水幅度较大,今年PP期货基差直接拉到600元/吨,且一直保持到主力合约逐步移仓换月之际。




七、后市研判

综上所述,从宏观、供需角度上看,聚烯烃明年依然将供应过剩,虽然目前价格较低,但依然存在下跌空间,整体以做空为主。
目前石化库存控制良好,保持在70万吨上下,但下游普遍看空后市,采购积极性不佳,囤货意愿不大,投机性需求较小。国内经济政策(如减税、降准等)以及中美贸易谈判向好下,预计经济将逐步企稳,但另一方面,聚烯烃涉及的下游需求多为一次性消耗品以及家电、汽车等。一次性消耗品多为刚需,消耗量有保证,但国家日益注重环保要求,如果聚烯烃不能向着环境友好型转变,预计压力会加大。家电涉及房地产、“房住不炒”收紧政策下,家电也难有亮眼表现。汽车也因为房贷及购置税恢复等影响下,累计同比增速持续陷入负增长。关注后续经济刺激政策以及中美关系转变下带来的塑料制品出口量变化。后续聚烯烃的压力来自于供给端,2020年PE新增产能在465万吨,产能增速将达到23%,其中LLDPE为140万吨,占比30%。同时,PE进口依存度较高,2020年海外PE产能增量在650万吨。至于PP,预计2020年PP新增产能增速将达到22%,海外PP产能增量在229万吨。如此高的产能增速是目前的需求难以弥补的。
明年值得关注的是聚烯烃的成本支撑情况,尤其是石脑油制LLDPE,其利润开始出现亏损,且其产能占比较大,如果亏损面扩大,且延续时间较长,企业可能会降低负荷。不可盲目做空。目前来看,LLDPE前期利润太高,其走势受原油影响较小,如年初WTI原油从42美元/桶涨至4月份的66美元/桶,可LLDPE指数依然在8250-8750之间震荡。
上行的风险政府为对冲经济下行而释放积极信号。另外中美贸易战超预期向好。原油可能大幅上涨、国内外装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