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转载]陈建平:不熟不做的白糖期货专家

[转载]陈建平:不熟不做的白糖期货专家

  如果眼前站着一位有着甘蔗遗传育种硕士学位的人,你一定认为他是搞科研的,即使不是这样,也很少有人把他与期货联系在一起。

   但见过陈建平之后,上面的“理论”便出现了一个例外。

    与多数从事期货交易的人相比,陈建平有着许多不同:一开始,他并没有学金融、经济、风控等与期货相关的专业,按照他自己的规划,做科研是未来的“正路”,至于最终选择期货,那完全是半路出家。而他从事期货这么多年,却只做白糖一种商品,大概这些皆来自他与糖结缘,或者按照陈建平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熟不做”。

糖王带来的震撼

   1999年,陈建平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做新品种的研发。

    “在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国内整个糖业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中。”陈建平所指的变革是1998年~1999年国企改革,当时国家主管部门拟将计划经济非常浓厚的国有糖厂的包袱甩给市场,于是全国各地原本都属于国企的糖厂,一夜之间被很多民营资本以及外资廉价收购,而且是连厂房、车间、地皮一起收购,即使这些买方都不知道糖厂还能不能赚钱。

    那时候,陈建平在搞科研,需要跟这些糖厂做科研推广:“原本上一年还在跟国企的厂长打交道,第二年就换成了个体老板,我不知道怎样跟他们展开推广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很多东西就变了。但是,跟这批新的老板做科研推广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跟原来的做法完全不一样了,有些人用新的方法迅速发了家。”

    当时,陈建平认识海南一个小的糖厂老板和他的几个下属,与该公司有业务上的交集。这位老板原来在广东的一个国有贸易单位。1999年,该老板付了部分定金,从湛江某糖业公司拿了几万吨糖,那时候糖价是1900元(每吨价格,下同)。之后过了春节没几个月糖价就跳到3300元~3600元,这个时候他开始卖,高峰时糖价已经涨到了3700元,就这几万吨糖,让他净赚一个多亿。

    “那时候还没有期货市场,我听到他的赚钱经验,觉得很好奇,并不知道其实这就是期货。”陈建平补充说,“当初的那个小糖厂老板,如今已经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糖王’了。”

    回忆起这件事情,陈建平还有些激动:“那时候,我在广州做一名科研人员,工资收入跟全国人民比起来虽然已经很高了,但是要让自己赚得更多,无非是多卖一两个科技产品,那还要看人家脸色,可是眼前这位,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赚了上亿元。我想,这里面应该是有些门道吧。”

与期货结缘

    在广州的科研所,陈建平一做就是9年,在这段时间里,他除了继续自己的科研之外,也一直在思考曾经的那个疑问,于是他产生了读管理学的想法。

    2006年,陈建平通过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清华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办的国际工商管理专业。在读书的两年过程中,他逐步接触到了期货。

    由于陈建平所读的专业,他身边很多都是研究金融的同学,其中一位同学一直在研究期货,他就是供职于上海某公募基金公司的胡洋。

    有一天,胡洋对他说:“老陈啊,你不用改行了,年纪也大了,有一样东西可能适合你一辈子。”

“是什么?”陈建平忙问。

“Futures(期货)!”

“可是我连股票都不会,我怎么看期货?”

“你可以看看,我建议你看看。”

    这次对话之后,陈建平开始用课余时间看一些与期货有关的书籍,直到从清华毕业,期间虽然一直没有做投资,但他对期货的概念以及操作有了系统的理解。

    从清华毕业之后,陈建平来到了英国糖业中国区总部(英国糖业是全球第二大产糖集团,以下简称“英糖”)工作。

英糖一战成名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由于糖价从3300元左右跌至2700元,英糖亏了很多,作为老板的战略参谋,陈建平很心疼,看着白糖起伏的价格,他决定找一找问题的根源。

    于是,在大年初一,陈建平跟他上海的一位同事在广西租了部车,历经一周把整个蔗区从南到北跑了一遍,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当时他发现这里90%甘蔗地里种的仍然是新台糖22号,这个品种是陈建平的团队1998年从台湾引进的, 按照他的话说:“这个品种就相当于我的半个儿子,我对它太了解了。”因此这一品种当年在甘蔗地里的表现以及当年在霜冻下的表现,陈建平都心中有数。

    当别人还在数每亩地有多少棵甘蔗,有多高有多粗,然后计算亩产的时候,陈建平只需在田间横着竖着走一遍,就可以估出产量,而且他对这个数字的准确度非常有信心。在一周的时间里,他走了广西多个地市大片的甘蔗地。

    与同事在机场准备分手的时候,陈建平的同事还有些抱怨,毕竟在春节期间出差是件不爽的事情,而且做的还都是他并不了解的事情(这位同事并不了解甘蔗和白糖)。于是就在机场,陈建平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用了个很小的模型(水晶球模型)估算了广西地区来年的产量——767万吨。其实在此之前,市场上普遍认为来年广西的供应量应为880万~920万吨,陈建平的估算与之相差较大,虽然他有些忐忑,因为毕竟是第一次做推测,但与甘蔗接触这么多年,他还是相信自己的数字(实际准确产量要到来年的5月份才能揭开,最后是764万吨)。

    同事对他的这一预测很难理解,问道:“这代表着什么?”

    “我也不知道,反正你回到上海之后,开年第一天赶紧去期货公司开个户,白糖能买几手买几手,我估计看这个数字,来年白糖要涨1000块钱(当时白糖价格在3100元左右)。”陈建平说。

    正月初八上班的时候,陈建平分别给他的中国和英国老板递交了一份他根据实地考察所做的报告。之后,这两位老板商量了一天,并把陈建平叫过去一起评审这份报告的准确度,然后他们又讨论了两天,最后,召集了公司八大高级经理人,分别预测整年的价格。这其中最低的预测为2400元,最高的就是陈建平的4300元。

    当时,陈建平的公司手上有几万吨糖,坚持了两个半月没有卖,而那时,南方的糖拼命地往北方卖,成交价都是3300元左右,没有人会相信刚刚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市场上,白糖还有大涨的一天。

    “当公司真正出手这些糖的时候,平均每吨已经多卖了600~800元。”对于当年自己的准确预测,陈建平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由于在英糖准确预测了糖价,陈建平的名字在圈内更为响亮,这时候,中粮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在随后的7年多的时间里,陈建平对与白糖期货相关的因素做了非常透彻的研究。他不仅研究了糖类产品的供需、价格的波动、规律以及深层次的一些原因,还研究了各方面的政策、全球市场的变化,二三十年的现货、期货市场。总之,只要是有期货历史的,不管是伦敦糖还是纽约糖,他都进行了研究。

白糖的决策定价

    对陈建平来说,从事甘蔗育种研究以及白糖交易这么多年,他有着自己的决策定价模块。

    首先是平衡表模块,即中国当年/往年的供求平衡表,全球的当年/往年供求平衡表。观察库存消费比的增减,这对白糖的价格、全年的走势有巨大的影响,因为白糖是一种供求价格弹性非常小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微观经济学属性。所以平衡表是个非常关键的要素。

    其次是季节性因素,在国内,一般春节期间到5月份,是糖类供应量急剧上升的一个时间段,所有的糖厂都已经开榨了,这时候他们都很缺现金,因为需要支付给农民们甘蔗款。

    “观察期货开市以来这么多年的表现,以及现货市场价格,不管是熊市还是牛市,一般在每年3~6月,再牛的年份白糖的价格都是下跌的。虽然做生意讲究低买高卖,但做我们这行必须得反着来,要不然在这几个月里我们不能做生意,就死掉了,所以我们都是先卖,再低买。当然这些并不简单,需要日积月累。”陈建平如是说。

    之后是政策模块、替代品模块以及套利模块。当然每个模块都会有些关键因素,集合这些因素来做一些技术上的处理,陈建平就会得出这段时间该买糖还是囤糖的结论。

看糖价的学问

   对于白糖的交易,看似简单,但其中有很多学问在里面。比如要制定一个白糖的年度交易计划,一般就要看新榨季开始前老库存有多少?新榨季实际的产量有多少?新榨季的消费量大概有多少?预计新榨季进口量是多少?

    “用这些数据形成一个总的供应量,再减去预计的总的消费量,看结果是缺还是多。如果缺了,很有可能就要用掉库存,那样价格就容易涨,如果是多的话,那就会加大当年的库存消费比,这样,新榨季就会更不乐观。”但是对陈建平来说,2010年后原糖加工能力膨胀,在新形势下,真正关键的问题不是国内的产量,而是进口的控制量。

    比如,明年糖进口260万吨和进口350万吨,那就是天壤之别。“就这么几十万吨就会导致价格低600块钱,如果不多不少,那就容易涨,如果少一点的话也很容易涨,因为白糖不是典型的工业产品,生产出来后8个月品质就开始下降,18个月之后就不能够食用了,必须回炉,国家规定的保质期就是18个月。”陈建平说。

    2010年以前,我国进口糖的加工能力还不像现在这么庞大,传统上有个“三年熊市三年牛市”的说法,所以一般交易者会先进行定性,看是熊年还是牛年,然后再根据全年季节性做判断。

    “如果是熊年的话,一般跌得最极端的程度要比当年的制造成本低12%~15%,这是在没有进口糖的情况下,这就是抄底,如果是熊市,也会有赚钱的月份。”陈建平说。

    但是2010年之后,这个规律慢慢被打破了——“这就需要更高的能力和技巧,以及对国外产糖集团的了解,比如巴西几个大的产糖集团最近现金流怎么样,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巴西未来几年糖产量减不减产?又或者是我们主要的糖进口国泰国,在泰国排名前四的工厂,他们的状况怎么样?”对陈建平来说,要确保自己的投资收益,就需要在这些信息的收集上投入大量的精力。

    不过对于如今整个行业来说,陈建平流露出一丝担忧:“去年全行业亏了80亿~90亿元,现金流缺失,所以最近糖厂要活,就只能割腕变现,来支付人工、辅料以及农民的甘蔗款,甘蔗款占糖成本的60%多。于是2014年11月新糖上市,糖价低于成本但继续亏本卖。”

    在11月下旬,官方定了一个400元的甘蔗价格(2011~2012榨季、2012~2013榨季、2013~2014榨季,广西甘蔗收购价分别为500元/吨、475元/吨、440元/吨,2014~2015榨季广西的收购价再度下调40元,将是连续第三个榨季下降),但是400元的甘蔗价也对应着吨糖4600~4700元的成本,如果新糖价格徘徊在4300~4400元的话,糖厂压力将会更大。

    业内也普遍认为这个定价偏高,导致吨糖成本较高。面对这些,陈建平也无奈地说:“我认为价格在350元左右最合适,现在这个价格没有办法抵抗进口糖,而且成本过高,各家银行也不愿给糖厂贷款,一来一去,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不以投机为主

    作为期货市场中的一名受益者,陈建平对期货现货相结合的做法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有了期货市场之后,价格就越来越透明了。以前,不管糖是缺还是多,各个集团的价格在同一时间都有很多不同,这里面有很多潜规则,销售人员或者采购人员可从中获利,然而有了期货市场之后,这些价格都是透明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潜规则,这对市场来说是好事。”

    现在一些蔗糖主产地都开了现货市场,跟郑州白糖期货市场不同的是,现货市场每个月都有两三个交割的合同,“交割量非常大,这就有利于大的终端的采购商直接从交割库里去采购,比如说柳州市场双边的交割量去年达到了600万吨,单边达到400万吨,这对全国产量1300多万吨、总消费量1480万吨的总盘子来说,一个地方市场这么大已经很好了。”陈建平说。

    与此同时,陈建平还表示:“目前,由于终端市场可以直接跨过以前传统的贸易渠道去交割库拿货,去电子盘点价,这样让白糖最终到消费者手里的成本会降低,也有利于发展集中化专业化白糖的物流。”

    如今,陈建平所在的北京嘉和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业务核心就是期货现货结合,做电子盘多,总的原则是低买高卖,但不是以投机为主,主要是真正的接货。

    除了经营公司,陈建平还与同样对白糖交易感兴趣的人一起组织了一个俱乐部,人员来自天南海北,名义上,陈建平是这个俱乐部的“会长”,经常与大家分享他的心得以及一些方法。其中,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一些人已经按照这些方法赚了几倍的收益,所有的会员都受益匪浅——“也没想过用这个俱乐部赚钱,就是交一些朋友,聊一聊白糖市场。”陈建平指着旁边的一些啤酒说:“这就是福利——我们都会把各自家乡的一些特产拿出来馈赠大家。气氛好得像一个大家庭。”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情,陈建平一直都是很积极地对待。每天,当公司办公区的灯逐渐黑下来,他还要继续工作几个小时,虽然他调侃自己:“家在南方,在北京就一个人,闲下来也没有别的事情。”但是从他坐在办公室里敲击键盘时的表情还是不难看出,与糖结缘的他正享受其中。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