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r* N4 _( C8 s目前来看,力度有必要再加大。第一,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目标是达到45%,这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2017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42.35%,2018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43.4%。按这个速度,还有两年时间,要达到45%是没问题的。+ s, Z& V2 r# i# M: t% J6 k- t
% W% N3 E0 B7 g' J4 Z' y' c Y. N
4 @! v/ a, F: j& \- W$ d, G 7 e, P1 G; Z2 z% U% i+ D问题出在这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际上这些年,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一直有16%的差距,没有缩小。原因就在于,这些年虽然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大幅度提高,但并不是解决存量农民工的转化问题。. M% g8 M D6 J8 |3 ]" W
/ \8 Z$ B; e$ `4 Z% m3 [8 j , C: W( ]$ [) g# p! k. @3 m2 P7 I0 ]3 o6 D4 o5 Q& Y" a
大量的市民化是通过行政划转,就是各地城市周边的农村划为城镇区域,直接把这些农民的户籍身份转成城镇户口,这在很多省都实行了。( E5 j: A" Y4 y: ^
. z1 n a/ W! N
9 m0 p4 {% y2 s
& Y. M! R" h ?8 ^
虽然看起来这部分城镇化有所提高,但是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一方面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也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已经在城镇就业的这两亿多农民工,他们的落户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J: u8 I; g- j: I0 X3 l
: n! m% ^' d: ^% ]# ~4 r
: p# C6 g' l" ^& K8 C6 [ , h" P- V0 |+ z9 p& g2 p, R原因在哪呢?2 b! `6 \4 U! o& e) E
8 ]/ x1 l+ o, R0 O
. ~4 c6 m3 p4 }0 t
2 x! ]( I2 r, G' ]$ G
原因在于各地在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政策和一些精神的时候,还是严重不到位。所谓的不到位就是说,看起来我们通过行政划转,转移了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但是真正在城镇长期打工就业的这些外来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还是面临严重的制度约束和障碍。 k; l/ g9 T7 Q% u! l
# _# d' n3 h% f n$ |# W! [/ h8 L3 q- }% a8 c+ [- p( g
9 b4 |! |4 j8 z) ]9 Z
所以这次推进100万到300万、300万到500万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是希望能尽快地推进提升城镇化的质量的进程、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政策。+ q" T0 x6 j4 W: s
# m1 m: ]; m- h4 B
3 i& m# x6 @6 Q Q# l9 t9 V7 p7 J+ C6 X. m7 Y
二、如何贯彻落实? ) H# L b2 T7 z; \ Y3 g 4 u) q/ _) g6 o3 `9 [; J( ~9 E* c% D% i. P+ A
( M" Q7 u: Z+ s9 I" f
政策已经提出,至少从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提出非常明确的要求,要求相关部门认识到这个政策的重要性,我想有些问题是可以得到执行的。) I3 c8 z2 h5 |/ I, Y
0 Z$ E) T: |( |$ I. `) f6 ~
7 j+ S, Z$ G# m; i' m- t
0 a: n2 h J0 u" P0 P$ n北京市2018年只解决了6000多个转户的指标,就是通过积分制。如果按照这种方法来推进人口转移市民化的过程,需要1300年。这不仅仅是北京,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如此,苏州、广州、佛山,所有人口流入的地区,都存在这个问题。 * P0 c4 _2 P o- T _/ J2 S1 V- {* `- f4 h& Q. E5 C+ N8 H& j2 {( e
3 r1 z$ z) b) }3 v; I; w
1 g% S& ~0 y1 v% L/ M! m0 |
政府本来是希望通过积分制来放宽和加大转移人口的力度,现在积分制变成了约束。所谓约束就是限制,反而提高了进城的门槛。这个门槛不是一般的高。8 h' l. a1 Y8 U l/ f) s* a+ _
! Z( ]0 [% }# c- Q# Z
2 m% X' ~' V! u" f. }: l/ `# c( u$ r# l
这次提出了要增加落户数量,增加到多少?比如佛山有约700万人口,外来人口占一半。如果一年解决1万外来人口落户,350万外来人口,要约350年才能转化完毕;如果每年可以解决10万外来人口落户,也要约35年。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最小的幅度,这次提出要增加落户数量是一个信号,告诉地方不能按照现有的积分制度和落户的指标数量,提高门槛来限制外来人口的进入,客观地讲这是不公平的。 * e6 B) { ~1 M) I1 Q! {, r& ]2 e/ c9 C' e- y- C. Z# G9 a
* X, S( q$ I& N
# q! x1 k- X( K$ v% n
第二,积分制还有一个重要的调整,要求把积分的项目删减或者把项目合并。实际上,过去的积分项目太多,设置的条件越来越严苛,过去我们设置的学历等不必要的积分条件没有什么价值。+ h* Z/ h% M0 B4 Z3 b3 v9 q
/ ~* m& t3 W0 T. T- n9 j6 q/ i
5 ^5 c( L2 A. N5 w8 i0 L) u% q) c) H) d* V& o5 u+ q+ z; a" E
积分规则要以社保年限和就业年限为主,实际上我觉得这是参照香港的经验,就是外来人口在一个城市的就业期限长短,说明他在这个城市稳定的就业程度。! T8 X4 `# d0 `; v2 h% [
. F. f' A4 e6 B7 e5 u1 k' Z3 C& F* V, R# ?8 \7 g& d
+ i- s% h+ r( P3 G4 {- E6 _
当劳动者在一个城市有一定的就业年限和就业时间的时候,就说明其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是被就业单位认可的。工作了一定的时间长度,也说明这个城市对这个就业岗位是有需求的。按照这个标准解决落户问题,这是有理有据的。这一点,我觉得确实是应该作为一个主要的落户参考依据。 $ e6 V* H1 S) r& J8 t2 Y2 K; K; B- i- ^6 n
! O; H6 M- s$ q# O
# \( ^% d1 r+ X0 G/ q# f: G. o其他比如说年龄等过于严格的落户限制,这不是未来户改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中央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及城镇化政策的理解还是有比较大的反差。 / _9 C% K5 h, p, Y, ^" ?$ J% y' A
7 @+ T6 O. Y7 v( H: W1 l$ M3 I 8 M# I9 | _5 _3 A) v三、不能一概否定户籍制度+ X! a3 ]' } z' t) e0 c0 F
6 U9 P( ]% Z; ?6 N
/ s- A) b9 q+ W' h K! K n" C6 b& M) {) Z% G6 E4 n
我们不能一概否定户籍制度,至少户籍制度目前还在发挥作用。它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延续到现在,形成城乡和区域的多样化户籍管理,实际上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p' c( ]- E. { K% u, M
# [: M2 d9 b. X! x% G$ r
0 L2 j; Q8 S3 n, @3 V
% o0 r2 E- C% G' ?% Y
比如,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世界人口中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仅仅30年,我们解决了四、五亿人进入城镇就业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像南亚国家、拉美国家一样出现大量的城市贫民窟。) s4 P0 ]# |( I;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