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4 _3 B' z5 p
编者按:贝索斯是富可敌国了。但是,他在慈善方面的表现与其财富相比却显得非常渺小。Amazon的创始人兼CEO会不会将美国CEO们的囤积财富、规避纳税然后在后期投身到捐赠的剧院当中的传统发扬光大呢?《服务条款》的作者Jacob Silverman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 P. o2 e1 X* j" y% h5 L ; F* i! O5 O. k3 O! I& q% B: ]6 p' |: ^3 x& E
5 u. B( m2 Z: m1 q+ O4 @: Y( w+ P6 ^5 l
6 @' c0 A& }, _0 p) Y
在去年的政治混乱中,有一家美国公司却变得越来越强。随着收入的飙升,Amazon的股价也稳步上涨,一度冲到了1500美元以上。公司创始人兼CEO贝索斯也经历了被《纽约时报》称为“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迅猛的个人财富增长”。其资产净值大概达到了1300亿美元。据《The Land Report》杂志报道,他手握着40万英亩土地——其中大部分位于德州西部,也就是他的太空公司Blue Origin(蓝色起源)所在地——这让他成为美国排名第28位的大地主。无论以任何标准来看,贝索斯都是有史以来最富有的人之一,而Amazon则在一系列领域——从零售到出版乃至于云计算均发挥着无论如何夸张都不为过的影响力。作为备受追捧的第二总部争夺战的一部分,20座北美城市在提供了税收减免和极其诱人条件之后才从数百份申请中脱颖而出入围最后备选名单。贝索斯、Amazon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U9 [8 d, z3 k/ N
5 P. t* W" V, Z q5 a
就像Brad Stone在《The Everything Store》中描述那样,要想弄清楚贝索斯的影响力,就意味着要用批判性的眼光接触Amazon及其“臭名卓著的对抗”文化。翻阅Stone 2013年出版的这本有关电子商务巨头及其创始人的书,观看着Youtube上面众多对贝索斯的访谈内容,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幅聪明、狡黠、特别有紧迫感,对自己愿景充满自信的高管形象。Amazon的预算非常精益,几乎就像初创企业一样,在高期望与持续绩效考核的氛围下,导致了一些员工仿佛“永久生活在恐惧当中”。Stone解释说,如果你想探寻这种高度紧张高成就的环境的源头,就得从创始人身上找答案:“这一切都来自贝索斯本身。Amazon的价值观就是他的商业原则,这是数十年在低利润运营和外部世界强烈质疑的氛围下生存下来而塑造成形的。”$ b, r6 L- F4 `+ p
' B7 \# g6 o- P; ?8 {# M) z的确,想要把贝索斯这个人跟Amazon分开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家公司的运营有赖于他的箴言,这在内部被称为“Jeffisms(杰夫主义)”,而放在公司网站上呈现给公众的则是那14条原则,比如“客户至尚”,“贵在行动”,以及“敢于谏言、服从大局”等。这里面客户至尚也许是最重要的。实际上,就像贝索斯在最近的会议上指出那样,这转化为3个要素:低价、便利的交付以及无限选择。但这也有一个形而上学的特征,这个特征强化了贝索斯对Amazon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Amazon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幻想,让零售物美价廉顺畅。 $ \ _, s4 T7 K/ U, c- b7 A* M4 I. r/ X+ k
对于客户来说,这也许就像是一场晚期资本主义的热夜之梦——只需说出你想要什么,你的Alexa就会把东西带到你面前——但对于成千上万在Amazon履约中心递送包裹的人来说,这意味着巨大的凶险。这个童话故事是由无数悲惨的Amazon蓝领工人书写的,大家一致公认,这群人的存在仅仅只是权宜之计,最终将会被机器取代。与此同时,工人又被预期要像机器一样行事,他们在仓库里面的每一步走动几乎都要靠软件来指导,要求他们从货架上取出东西并放到运输队列的下一步。(似乎这种冷酷的监管还不够,不久前,Amazon还申请了一项设备专利,那是专门用来跟踪仓库工人的手部动作的。)' d: ~1 D4 I5 J- l+ p4 b, W
5 J8 B. M! u2 t0 r0 yAmazon仓库工人的条件跟它对待客户的方式形成了鲜明反差。为了满足客户至尚的渴望,贝索斯把某种人道主义关怀施加到自己客户身上:他希望谦卑(付费)的大众得到想得到的一切。有谁会反对这个呢?Amazon的触角那么广,收入好几千亿美元,对Amazon有利的对美国也一定是好的。贝索斯在第二总部的宣传中许诺要给所在地带来50000个高薪的高科技岗位。但他几乎没怎么提到那支规模庞大得多的后备军,那些临时仓库工或者在履约中心工作的那些工人往往会被压低工资水平,而且通常并不能给不景气的确带来永久性的、收入体面的工作。Amazon的新总部并不能巩固社区充实地方金库,相反,它会像自己的履约中心一样,消耗地方服务并且加剧房地产的竞争。客户也许能够省几个钱,但公众不会。0 y# m8 ^2 D. ?7 G8 h) C! K8 G' R
* K: d; j3 i# n/ a
尚不清楚贝索斯是否意识到享受到福祉的客户,与服务他们的人,以及他们所在的更大社区之间的巨大脱节。这位CEO并非公众场合的稀客,但往往只有他钟爱的对话者才能向他发问(他的兄弟Mark在最近的一次创意节日中得到了这个机会)。自我怀疑、更不用说正常的质疑,这些都不在贝索斯心智工具包之列。从公司早年开始,当所有员工都要帮助打包客户订单时,贝索斯就希望大家对Amazon的使命表现出慷慨的热情。早期员工Susan和Eric Benson告诉Stone,当时甚至没人过过周末。Eric还解释说“截止期限和死亡进军总是如影随形。”就像贝索斯在一次全员大会上透露那样:说到取悦客户,“你们每天早上都应该在担心和恐惧中醒来。” # Y6 u( N7 _3 C6 A6 w# r9 J3 ^ T' C! P0 p3 {/ x" r; R
贝索斯的脾气并没有像他的同龄人那样火爆,但众所周知他总是在挑战员工的极限。正如一位匿名员工告诉Stone那样:“如果你表现不好,贝索斯会把你撕得粉碎。如果你表现不错,他会让你干到趴下为止。”就像其他的业界大亨一样,他的这种行为也被誉为是娴熟高管的表现,这是把员工当成“消耗品资源”来用,同时强调超级理性的思维、效能,以及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公司业绩。 3 t. p2 g$ k4 M4 K) \# U8 B2 m3 p- D% E3 \6 e
从第一天开始,推进Amazon的利益就意味着对税收的怀疑态度。简而言之,这家公司有着很长的避税史;避税支配着Amazon大部分的早期历史,其中也包括公司还有好几年才能实现盈利,在部署履约中心的那段时间。尽管后来Amazon跟很多州就支付营业税都达成了协定,但贝索斯一直都视之为不必要的税收支出。2008年的一次股东大会上贝索斯就曾说过:“其实我们从各州提供的任何服务里面没有获得一点好处,所以我们要对当地税收机关负责是不公平的。”当然,Amazon的履约中心——该公司的生命线和血液循环网络——需要依赖电力、道路等基本服务,这些都是要由营业税来买单的。而它的竞争对手,包括沃尔玛以及当地的小企业,它们也都要交营业税并且靠后者支撑的服务才能维持运营。5 V1 J4 h) Q% C Y" ?2 H9 ~
+ J" v9 ?0 D: g- @3 F; m4 N# j不过,也许这一切都是可以预料的。亿万富翁跟税收的关系正如吸血鬼之于日光。现在贝索斯已经赢得了人生的游戏,现在他有机会循惯例把他的财富捐献给一系列怀有公民思想的非盈利组织(自然是免税的),并且赢得大众的仰慕与喝彩。就像扎克伯格、盖茨和巴菲特这些人一样,贝索斯是时候放低身段,宣布这些年残酷的盘剥其实都是为了这一刻,把他的亿万身家千金散尽到慈善事业的熔炉当中,而他个人也得到升华。或者至少,这是当今亿万富翁令人欣慰的叙事弧,尤其是技术圈的亿万富翁。8 D$ ^( B. X; R3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