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
- 积分
- 2956040
- 威望
- 1428057 布
- 龙e币
- 1527983 刀
- 在线时间
- 13879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3
- 最后登录
- 2025-5-14

|
橡胶大涨:关注供应端题材炒作能否兑现
前言:天然橡胶价格长期处于绝对低位,在大宗商品中是涨幅相对最低的品种之一,容易形成资金聚集的价值洼地效应。前期橡胶市场风险释放比较充分,受到成本线和交割逻辑支撑。历史多数情况下,09合约交割后到10月是展开一轮反弹的时间节点,四季度存在阶段性利多窗口。不过,要产生主要趋势的大涨行情,还需要基本面发力的确凿逻辑。
拉尼娜预期引发题材炒作
在今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背景下,全球天然橡胶主产区在旺产季或面临暴雨洪水等天气问题,应对由此引发的供应端题材保持敏感。
时隔五年,泰国洪水题材再次成为天然橡胶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泰国气象局消息,泰国爆发1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未来泰国降水量将继续保持高位,洪涝灾害风险大概率继续上升。泰国官方认为该国的洪灾灾情仍然可控,料不会重演2011年特大洪灾的悲剧。截至目前,泰国洪水的影响范围尚且有限,南部天然橡胶主产区并未严重受灾,主要以风险情绪炒作为主。
近期,双台风“狮子山”、“圆规”陆续登陆海南地区,短期对国内天然橡胶原料以及成品生产影响较大。台风登陆前后降雨极大增加,橡胶树皮处于浸湿状态,胶农割胶工作难以开展。于是海南胶水开始出现紧缺,各区域原料争夺情绪浓厚,胶水收购价格攀升对橡胶的成本支撑明显。随着台风离开天气恢复正常,海南产区逐渐回到正常状态,短期内橡胶原料将出现明显上量,拖拽国产胶现货价格略有下滑。不过海南地区也即将进入备货周期,对原料的抢购预期升温,国产胶行市仍相对坚挺,报盘高位整理运行。
季节规律与天气扰动相矛盾
梳理一下本轮割胶年度剩余的时间阶段:10-11月是全球天然橡胶整体的高产期;作为RU交割品全乳胶唯一生产国,中国云南产区到11月末停割,海南产区到12月末停割;12月到明年2月,全球最大产胶国泰国将自北向南从旺产期向减产停割过渡。整体遵循季节性周期规律下,天气因素会对供应节奏造成短期干扰。
近期胶价的大幅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对泰国产区天气的题材炒作。据了解,10月中上旬泰国东北部普遍性雨水偏多,存在水坝坍塌和局部强降雨造成的区域性洪涝灾害,进入下旬之后泰国南部地区降雨有所增多,但是暂无特别严重的洪水发生,关注后期拉尼娜现象的潜在影响。短期泰国等产区天气多雨支持胶价上涨,不过东南亚逐渐进入割胶旺季,潜在的供应压力仍不容小觑。
行业周期面临产能收缩
近期天然橡胶期货市场出现较大涨幅,除了天气炒作氛围的带动,也和天然橡胶自身供应尤其国内产区释放不及预期有关。
天然橡胶由橡胶树产生的胶水加工制成,源头上具有农产品属性。虽然期货盘面显著上涨,但国内胶农收入仍然偏低,割胶意愿不强。割胶作业在凌晨就要起来开展,上午十点前把采集到的胶水送到收胶站换取收入,胶农的工作如此辛苦,按照当前的收购价,每亩橡胶林年收入还不到1000元。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天然橡胶产量不到80万吨,仅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4.8%。由于胶农的生产积极性持续低迷,国内橡胶树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将呈下降趋势,未来进口依赖缺口会持续扩大。
供应端具体环节来看,除了种植园割胶产出原料之外,还要考虑橡胶加工厂的开工情况。在天然橡胶产业链上游,加工企业以胶水为原料,生产各种牌号的成品橡胶。从国内云南主产区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橡胶加工厂产能利用率平均只有50%-60%左右。原料胶水收购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是橡胶厂产能释放不足的首要因素。西双版纳地区现有天然橡胶加工企业98家,总胶水加工能力超过100万吨,而当地胶水年产量不足40万吨。单个厂家日均胶水收购大概只有20-30吨,而满产应该在70吨左右。
此外,成品橡胶生产利润微薄,是制约企业开工的另一大原因。胶水运入加工厂后,要经过稀释、加酸凝固、洗涤、压片、干燥、打包等工序,制成标准的天然橡胶块,每吨的加工成本超过1000元。由于以前高价时期的无序扩张,橡胶加工产能投资过剩,生产成本也比较高。在原料价格上涨的通胀背景下,橡胶厂效益急剧下降,甚至销售价格不如原料收购价格,经常出现价格倒挂的情形,造成了开工负荷严重不足的结果。
从上游生产状况可以预见,未来数年间天然橡胶行业将会迎来自下而上的产能收缩周期,直到扭转严重过剩的局面。尽管全球天然橡胶供大于求的基本现状短期难以改变,但近期大宗商品市场环境下,预计橡胶价格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中间环节船期到港延迟
泰国主产区近期仍有降雨,原料暂时难以大量释放,考虑到国际物流运输环节的影响,预计国内现货供应偏紧的局面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进口天然及合成橡胶(含胶乳)合计61.5万吨,同比下降29%。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橡胶总量共计496.3万吨,比2020年同期的537.3万吨下降7.6%。由于天气和疫情的干扰,10月橡胶到港数量难以大幅提升,将维持相对偏低的水平。
根据隆众最新统计,青岛港口天然橡胶库存延续下滑趋势,结合到港船期推算,10月仍可保持季节性环比小幅下跌。在海运价费回归和运力紧张缓解之前,预计国内橡胶供应端支撑都将偏强,直到库存累库拐点到来为止。
近期东南亚到中国船期延迟的情况有所缓解,虽然10月中国橡胶进口环比或仍有小幅回落,但预计11月进口量存在明显回升的可能。
核心逻辑在于供应能否兑现
我们坚持认为,橡胶主要交易逻辑集中在供应方面:季节性产量增长,拉尼娜气候现象,国内到港船期等因素是关注的重点。
洪涝灾害对橡胶种植园产能的实际损害不大,但一时间阻碍了割胶作业和交通运输,且越是临近旺产季其影响尤为深重。回顾2016年11月泰国洪水曾导致橡胶当月涨幅高达24%,如果这一多头题材继续发酵,市场对后续橡胶上涨行情的预期将逐步增强。
从历史经验来看,四季度胶价多有较大反弹,但持续性上涨行情存疑,现阶段应谨慎乐观对待。展望天然橡胶未来数月的基本面,排除已经反馈的多空因素,预计后期将迎来供需两旺的局面,若拉尼娜现象及防疫成果超出预期,本轮上涨趋势或将延长。 |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