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一条经过检验的均线,真的可以作为交易的依据吗?|程序化交易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听    时间: 2020-12-9 11:31     标题: 一条经过检验的均线,真的可以作为交易的依据吗?|程序化交易

文 | 小梁

上次提到,如果根据股票收盘价是否高于均线价格,作为买卖条件,那么一定存在这样一条均线:平衡交易数量和交易手续费的前提下,可以做到收益最大化。

首先,找出这条均线并不难。但是,由于找出这条均线的过程具有参考意义,所以,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问题开始谈起——符合逻辑的交易系统该怎样建立?

一、程序化交易

其实,从这个问题的反面来看,更容易得到答案。① 为什么每次下跌都容易被套住,而且越套越深呢?因为没有设置止损点。② 买入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卖出合适;反之亦然。说明没有明确的买卖点。③ 趋势不明朗时,就全仓买入,导致亏损。这是由于没有合理的控制仓位。

因此,可以得出:一套符合逻辑的交易系统,不仅要具备明确的买卖点、止损点,还要控制买卖仓位。事实上,具备这4个条件的交易系统,被称为程序化交易。


二、交易策略

其次,我们就可以根据这几个条件,来拟定交易策略。

1.买入点和卖出点

以10日均线为例,通常收盘价站上均线3天,可以确认信号有效,为买入条件;反之,卖出条件为跌破均线3天。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收盘价突破均线1天、2天效果如何呢?

2.止损点和交易仓位

① 止损点。通常设置为5%和10%比较多,主要看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好在,均线买卖法和追踪止损类似,因此,当卖出信号出现时,即使处于亏损状态也要卖出,等同于触发止损。但是,均线和追踪止损比,有个缺点不可避免,这个后面会提到。

② 交易仓位。为了测试的需要,就统一满仓进,满仓出。如果是平常交易,可以自己衡量市场风险情况,进行仓位控制。

三、交易评测

然后,根据上面拟定的交易策略进行交易评测,评测对象为上证指数。

1.突破均线天数

经过突破均线1~3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天收盘价高于均价则买入,低于则卖出,效果最好。显然,这和3天确认有效的说法不一样。实际上,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买入、卖出都提前进行了,所以收益自然高。


▲通达信程序交易评测系统——部分参数展示

值得注意的是,评测是根据历史数据回测,所以按照当天收盘价买入、卖出不容易做到。此外,由于每个人的交易手续费不同,评测的结果自然也会有差异。

2.收益率最高的1条均线

经过测试5~90日共86条均线表明,1991年5月20日—2018年4月7日时间段内,22日均线收益率最高(21日均线次之),但胜率仅为32.06%。不过,这86条均线的交易胜率均低于4成——意味着交易10单,至少有6单亏损。

四、观点


最后,这正好说明,交易的关键不在于胜率,而在于盈亏比。虽然在熊市、震荡市中交易会带来小比例亏损,但只要遇到趋势、牛市行情,一定会带来大比例利润,就足以弥补以往的小亏损。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这86条均线都表现为正收益。另外,谈谈止损与参数优化的问题。

| 止损与参数优化

一方面,根据回测的交易单来看,单笔亏损最大的1单为1995年5·18行情那单,亏损比例为8.49%。因此,平时把止损点设置为不超过10%,完全可以。比如,刚突破均线时没有买入,而是追高买入。此时,收盘价与均价差异过大,刚买入就下跌且亏损达到10%,虽然还未跌破均线,是不是也要先走为上呢?

另一方面,若是此单用5日均线买卖便可以盈利,同时数据也表明,5日均线胜率为86条中最高。但是由于交易次数过多,受到手续费影响,收益反倒低。

尽管在行情波动过大时,22日均线的缺点表现为:有时候不但不能收获盈利,反而可能带来亏损。但话说回来,总利润最高,不代表每一单交易都是最优的。


▲评测22日均线得出的资金曲线图

所以,没必要因为一两次的收益被抹掉,就过度优化参数;也不能因为历史评测最好,就表明未来一样最好。毕竟,不是所有时间周期内,都是22日均线最好。

除此之外,你一定会想到人工智能,好消息是人工智能目前可以自动执行算法,但是算法还是人写的。所以,哪天他能自己写代码了......




欢迎光临 龙听期货论坛 (http://www.qhlt.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