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涤纶短纤新项目受青睐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听    时间: 2020-9-25 08:44     标题: 涤纶短纤新项目受青睐

涤纶短纤作为合成纤维的一大类,与棉花、粘胶短纤共称为棉纺行业的三大主要原材料,主要通过纺纱应用于纺织服装行业,但伴随着常规品种竞争局面的白热化,近年来,行业差异化品种发展较为迅速,用于无纺布、填充及功能性纺织品等领域的份额逐步扩大。今年可以说是特殊的一年,在绝大多数产业均遭受冲击的背景下,涤纶短纤市场却能够脱颖而出,不论是利润还是产量均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今年市场不断传出外界大佬进军涤纶短纤行业的消息,究竟是受何种原因吸引?笔者将就价格、利润、供应、需求等角度来细数涤纶短纤的辉煌战绩。

2016—2020年,国内直纺涤纶短纤市场价格总体呈现先扬后抑走势。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涤纶短纤市场价格一路下跌,于3月底才在5300元/吨位置逐步止跌。但之后行情并未能一帆风顺的水涨船高,伴随无纺型短纤供应量的上升,销售火爆的局面逐步降温,市场于开始快速回归理性、并转弱下跌。5—6月市场则维持区间振荡行情为主,由于海外疫情控制情况不一令外贸市场依旧萎靡,内销市场亦好转有限,此阶段内涤纶短纤市场价格未有明显浮动,但由于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故整体销售情况尚可,企业利润空间也较为乐观。7月后至今,内销又遭遇淡季而表现相对疲软。

今年1—9月,直纺涤纶短纤平均利润在在334.08元/吨,同比上升18.76%。笔者认为,导致2020年行业利润水平持续较好的因素一是石油持续下滑导致的聚合成本偏低,涤纶短纤价格优势明显,从而逼迫再生短纤继续出让市场份额;二是因短纤价格处于历史绝对低位,阶段性投机需求较多助推企业降库存,从而令价格抗跌性要高于其他产品。此外,导致行业销售较好、盈利偏高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4月因针刺、水刺无纺布的火爆而掀起的一波行情,助推生产企业大面积去库存。

经过近几年行业的不断整合升级,以及部分老旧产能的淘汰,行业供需局面逐步趋向平衡。具体来看,2012年以来,直纺涤纶短纤行业持续在供过于求的矛盾中挣扎前行,行业盈利水平持续较低。2013—2015年间,伴随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企业自身产品结构的调整,行业供需格局逐步趋向平衡。而2017年禁废政策的落实,令直纺涤纶短纤获得了部分再生聚酯市场份额,行业供应状态开始略显不足,也导致当年进口量大幅增加。此种状态一直持续至2019年,尽管禁废政策的影响已经提前消化,但伴随民营大炼化装置的投产,聚合成本的不断降低也令直纺短纤市场侵占了部分其他棉纺原料的市场份额,所以尽管供应量增长较快,行业开工率也仍能保持在80%以上的相对高位运行。而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涤纶短纤行业开工远低于往年同期。但3月底后,抄底行情的出现令涤纶短纤得以逐步去库存,而4月因无纺布带动的行情更助推企业快速去库存,甚至一度处于超卖过程中,也带动行业开工率迅速提升。

尽管2020年我国纱线行业综合开工较去年同期要低15%—20%,但低油价之下,来自聚合成本的优势令涤纶短纤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并与再生涤纶短纤价差持续保持在500元/吨以内的低位,致使部分用户转用原生短纤,所以虽然纱线行业并不景气,但短纤实际消费量却有增加趋势。

综合来看,由于涤纶短纤开工率及产量持续增长,但行业库存水平却控制在相对低位水平,加之依托聚合成本偏低的优势,未来再生短纤行业预计仍至少让出200万吨的市场份额,所以近期直纺短纤在炼化一体化企业往终端延伸聚酯项目时备受青睐。尽管未来行业新投产能较多,业者不禁担心市场容量问题,但由于新增项目不少是以差别化产品为主,加之涤纶短纤在整个棉纺原料中的占比仍有提升空间,并且部分老旧装置面临淘汰,所以即便行业供应压力有所提升,后续发展也仍不容小觑。

       (作者单位:山东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欢迎光临 龙听期货论坛 (http://www.qhlt.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