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十个心理学名词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听    时间: 2010-5-18 15:01     标题: 十个心理学名词

1 从众(conformability)

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对从众现象的科学研究最早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herif,M.,1935)所做的被称之为“游动效应”(autokinetect)的实验;20世纪50年代,阿希(Asch,S.E.)又做了个被称为经典性的从众实验研究。



2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

Tajfel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3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印象管理是指人们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人们留给他人的印象表明了他人对自己的知觉、评价,甚至会使他人形成对自己的特定的应对方式。所以,为了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得到别人的好的评价与对待,人们会用一种给他人造成特定印象的方式产生行为。对现代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印象管理”的研究产生划时代作用的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Goffman。



4 刻板印象(stereopype)

刻板印象是由人们对于某些社会群组的知识、观念和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刻板印象是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的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较固定的观念或想法。



5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包括生活满意感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方面。主观幸福状态就是个体对生活总体的满意,多的积极体验和少的消极体验所体现。



6 人际互倚(interpersonal interdependence)

互倚概念源于没有社会心理学家J W Thibaut和H H Kelley对于小群体的分析。人际互倚可以定义为个体的行为结果影响着自身和他人行为的现象。人际关系的产生和变化不仅仅是由个体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个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由互动构成的人际情境共同影响着人际关系的结果。



7 自我现实化(self-realization)

由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其自我现实化的观点是人格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独特的自我得到了实现,成为了真实的自己。实质上也就是人的自我得到了现实化,因此将其称为达到了“自我现实化”。



8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人本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由马斯洛提出。可以将自我实现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才能和天赋,定义为完成或达到终身使命,定义为人对自身的内在本性的更充分的认识与承认。定义为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和或协同动作的过程。



9 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

此概念起源于德国心理学家Ringelmann在1927年的实验研究。他在研究中首次发现,团队成员的平均贡献率会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后来有人将这种现象成为Ringelmann效应。



10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班杜拉所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其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欢迎光临 龙听期货论坛 (http://www.qhlt.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