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文韵悠悠端午情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听    时间: 2019-5-31 09:56     标题: 文韵悠悠端午情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端午节怀有特殊的情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尤以唐宋时期为甚。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再次见证了端午节起源于屈原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怀念。“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南宋戴复古的《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让人在端午节里想到了屈原的高尚情怀,也体会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和忧国之心。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用细腻而传神的笔调,刻画了当时龙舟竞渡热闹而紧张的场景,把古人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飞驰的龙舟,喧闹的锣鼓声、呐喊声,与两岸群众的助威声汇成了一首欢快的端午龙舟交响曲。

因为端午节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的季节,为防止生病,古人会在此时用兰草汤沐浴去污除垢,所以端午节又称为“浴兰节”。“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宋代苏轼这首《浣溪沙·端午》描绘了端午时节人们沐浴芳兰,穿罗纱佩饰品,欢度端午佳节的热闹情景,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

众所周知,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唐代诗人姚合的这句诗描绘的便是端午节粽子之香。“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这首《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是宋代欧阳修描写端午的词。词的上阕景中含情,用“榴花”“杨柳”“角粽”等标志性景象,描绘出端午时节人们吃多角粽的喜悦之情。词的下阕情寓于景,描写端午节人们沐浴更衣和举杯共饮菖蒲酒的风俗,同时也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淡淡情丝。

草木葱茏,粽子飘香,龙舟竞发,艾蒿摇曳……端午节,从两千多年前的岁月之河上款款而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走进诗词中的端午节,让我们对这个古老的节日多了几分敬重之情。




欢迎光临 龙听期货论坛 (http://www.qhlt.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