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空穴来风”?两大官媒继续热议央行入市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听    时间: 2019-1-10 09:23     标题: “空穴来风”?两大官媒继续热议央行入市

对于中国央行是否应该买入A股的讨论仍未停止。1月10日周四,中证报和证券时报双双发文,讨论这一操作的可行性。

证券时报在头版发布题为《央行直接入市:日本经验的借鉴意义不大》的评论文章。该文章提到,2010年后的日本央行直接入市,目的主要在于提高本国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更多地充当一种货币工具,而不是为金融稳定。

“中国股市低迷、投资者风险偏好低迷目前看主要是周期性的,是受经济减速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不像日本那样是长期性和结构性的。”证券时报评论文章提到,相比于日本股市受到的泡沫破灭、人口减少和整体通缩压力的影响,中国股市遇到的问题明显不同。

提振中国股市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恢复经济活力,消除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同时改善公司治理、完善股市制度。

中证报在第二版发布题为《专家热议央行购买股票ETF可行性》的文章,汇总了多个分析师对央行入市的观点。在市场掀起对央行购买A股的讨论热潮后,多名分析师纷纷发表观点,一部分认为此举具备一定可能性,另一部分认为没有必要也不合法理。

一部分分析师建议,可以考虑尽快推出平准基金,既可以达到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又可以保证央行专注其货币供应功能的实现。平准基金又称干预基金,是政府通过特定机构(例如证监会、财政部、交易所等),设定基金,对冲大型价格波动和其他风险。

“央行可通过调控利率、改变流动性影响股市,而不应直接出资平准基金。机构股东出资平准基金,可以形成董事会来监管基金运行。商业银行贷款给平准基金,可形成预算硬约束,提升平准基金的公司治理水平。故而,平准基金的及时推出远较央行直接持有本国股票资产更为合适。”中证报援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代院长田利辉观点称。

另一方面,华尔街见闻主编精选文章此前提到,在讨论央行是否应该购买股票之余,还应该看到,如今A股最大的“风险”依然未解除:“只要三万亿元的股权质押一日未解除,捆绑在金融机构身上的定时炸弹就随时会演变成为‘系统性风险’。”




欢迎光临 龙听期货论坛 (http://www.qhlt.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