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焦点:人民币汇率又近7关口 监管层再迎挑战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听    时间: 2018-10-9 09:02     标题: 焦点:人民币汇率又近7关口 监管层再迎挑战

路透北京10月8日 - 十一长假期间美指大幅上涨,加上中国央行再次降准释放流动性,引发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一收盘大跌逾320点并破6.91关口创逾一年新低,显示贬值预期明显升温,无疑让强调“人民币汇率有充足的条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监管层再次面临挑战。


资料图片:2015年11月,香港,中银大厦内ATM机上印刷的人民币和美元货币符号。REUTERS/Bobby Yip
此前8月,中国央行两次在人民币汇率在逼近6.9的时候分别推出调控政策即调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和重启逆周期因子,以平抑羊群效应,稳定汇率预期,而这一次,人民币汇率再次逼近7元大关,被视为“市场的信心关口”。

尽管今日人民币尾盘大跌被认为是跟随美元指数的顺势而为,且人民币指数实际上还是有所上涨,显示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是升值的,但对于众多个人和企业客户而言或许并不买账,人民币汇率跌破6.9正在让贬值预期加速升温。

“短期市场预期已经发生变化,交易员会看下一指数,但很多老百姓不看,他们觉得6.9破了,就是要贬,很多人至少看到7。”一交易员指出,整体觉得,市场预期对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枢上涨了几百至1,000个点。

亦有交易员指出,不仅是美指和降准,中国A股大跌亦损及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最大的空头就是A股”。

不过,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撰文指出,对于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大可不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涨有跌是外汇市场的常态,人民币仍属相对强势;全球贸易摩擦和部分新兴市场汇率波动的溢出效应影响了市场情绪;美元指数“跳脱”加大了汇率的波动。

中国股市沪综指周一收盘重挫3.7%,创逾三个半月最大单日跌幅。今日大盘低开低走,全日调整过程中伴有成交量放出,个股普遍出现回调。目前来看,A股市场仍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沪综指.SEC报2,716.51点,跌104.84点或3.72%,此前最大单日跌幅为2018年6月19日的3.78%,今日上海A股成交额为1,413亿元人民币,上日为1,252亿元。

而昨日中国央行宣布定向降准,这会提振市场信心,但宽松流动性也可能会对汇率形成一定压力,毕竟中美利差存在收窄可能,今天境内美元长端掉期重回负值,预计长端掉期将延续易跌难升走势。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一收盘大跌321点破6.91关口至2017年3月10日以来的逾一年半新低,中间价则跌至近17个月新低。交易员称,国庆长假期间美元指数升幅明显,今日中间价疑似部分过滤,以缓解市场不安情绪,但客盘购汇仍偏多,贬值预期升温吓退结汇力道,令人民币承压加重,不过人民币在重要关口附近,各方亦忌惮大行出手维稳。

**监管再迎挑战**

这一波人民币贬值行情明显由美指上涨推动,要想依靠逆周期政策工具来扭转贬值预期的可能性很低,效果也不佳,要抵制客盘的羊群效应惟有“真刀真枪”,可这无疑将大幅增加央行监管的成本。

“这个时候应该不会出政策,信号没什么用,监管信号是要配合市场操作才会有效,因为监管的信号意味着commitment,否则就是狼来了,...劝不听,就要硬碰硬。”一交易员指出,民间是不在意措辞的。

实际上,在目前购汇较为严格的环境下,推动这一波贬值的不再是购汇力道继续上升,而是结汇意愿快速下降,监管想要维稳汇率的成本将大幅上升。

一银行地方外汇交易人士指出,外储连续两个下降,加上现在人民币大跌,实体现在在观望了,结汇的看到这种行情肯定就等一等了。

实际上,除了外储连续两月下降外,中美贸易战升级,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上升,导致8月结售汇逆差进一步扩大,创13个月来最大。

**稳步贬值或是优选**

对于后市,若美指持续走升,考虑到中美贸易战的现状以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贬值肯定是较优选择,但仍需要讲求策略和节奏。

“7的话,我觉得到明年,如果美国基本面维持和最近这样,没有悬念的会破。”一外汇人士指出,“只不过贬值这个选择有外部阻力,众口难调,所以要分步、分段、有策略、有节奏的来推进。”

他并认为,贬值一定是较优选择,但中国的汇率选择是不能让贸易伙伴“落下口角”,然后资本外流情况要可控。

针对社会上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和守住某个“关口”的主张,刘世锦最新撰文称,重要的不是具体“点位”,关键是汇率机制要正确,只要机制正确,不怕“点位”不回来。

他称,要坚持汇率市场化导向不变;正视汇率均衡水平的动态调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无论是“破7论”还是“保7论”,都忽略了均衡是动态的;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预期管理。

至于如何管控汇率稳步贬值的节奏,上述外汇人士表示,离岸央票以及结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等都是有效的工具,“随时都可以启动”。

香港金融管理局9月宣布,与中国央行签订《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利用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在香港招标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而在香港发行中国央行票据旨在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完)




欢迎光临 龙听期货论坛 (http://www.qhlt.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