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简椟文] 戎戒戍戊戌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听    时间: 2022-2-9 09:44     标题: 戎戒戍戊戌


作者: 龙听    时间: 2022-2-9 09:46


戊,象形字。甲骨文中已有“戊”字,据考,戊当指越,也有认为是指越人所制造的兵器,通钺。图(一)是图形文字的“戊”,是一把上古时代像凿铲形的狭而有肩的最早的斧形武器,有斧身、斧柄、顶钩、脚叉,完全是实物的图象。这种武器,就叫“戊”,读wù,音务。图(二)是甲骨文的“戊”字,斧形大致不变,但字体却已开始线条化了。图(三)是金文的“戊”,此时“戊”的形体开始变了:除了强调突出了斧身外,顶钩变了,斧柄弯了、脚叉成为斜线。图(四)是秦篆的“戊”字,讹变更大:斧柄弯而短,脚叉弯而长,顶钩竟成为丫杈形了。于是便相沿发展为图(五)的汉隶和(六)的楷书。“戊”字的结体特点:中间是空的。“戊”这种武器,后来大抵被后起的武器所淘汰了,便把这个字借用为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古代用来表示次序的符号)的第五位,作为“五”的代称。
作者: 龙听    时间: 2022-2-9 09:51



戌,象形字。在字形上,早期甲骨文中的“戌”字(图1)是一把用来镇压屠杀奴隶的宽口大斧:斧身、斧杆、顶钩、脚叉一应俱全。晚期甲骨文中“戌”字(图2)的“斧背”变为三角形的同时“脚叉”往上移,金文中“戌”字(图3)的“斧杆”开始变弯、“脚叉”横斜、“顶钩”开叉,到小篆阶段(图4)讹变更大:“斧身”讹裂(图4A),“斧杆”、“顶钩”、“脚叉”合起来(图4B)。由此发展为隶书中的“戌”字(图5)和楷书中的“戌”字(图6)。在字义上,“戌”字的本义是“一种武器(斧类宽刃兵器)”,后借指“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与天干搭配来纪年、月、日、时”,又指“十二生肖中的‘狗’”、“五行中的‘土’”等。
作者: 龙听    时间: 2022-2-9 09:56


会意字。“戎”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图1、2),甲骨文由“戈”和一个十字符号构成,“戈”本义是古兵器;十字符号是“甲”字,意为铠甲,用于防御。也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提出“戎”下的“十”字是“毌(guàn)”字的简化写法,模拟的是盾牌。其实,无论是“甲”还是“毌”,都是用于防御的。“戎”字中既有用于进攻的兵器,也有用于防御的兵器,这个字的本义就是兵器的总称。图3、4的金文,“十”字符号中间变为一圆点,更像“盾”形了。图13是小篆的形体,发生了讹变,将“盾牌”形变为小篆“甲”字。隶书、楷书又将“甲”字改为“十”字,延续至今。
作者: 龙听    时间: 2022-2-9 09:58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欢迎光临 龙听期货论坛 (http://www.qhlt.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