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何势在必行

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何势在必行

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何势在必行

  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问题。针对结构性问题,不能用解决周期性波动的需求管理政策去应对,而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化解。选择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们准备承受阵痛、壮士断腕、除旧布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供给侧改革本是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进的改革,它就是为解决经济结构问题而生的。经济结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存量要调整,另一方面表现在增量要优化。推进结构调整、应对结构调整阵痛就要靠制度改革,特别是针对性强的供给侧改革。

  应对结构调整阵痛,各主体应采取不同的对策。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对政府来说,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干部考核制度、垄断行业制度、价格制度、土地制度、货币金融制度、产权制度等改革。对企业来说,要加快推进企业改革、企业转型和企业重组。

  □李佐军

  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形势所迫。2008年以来反复运用的需求管理政策边际效益递减,“三驾马车”作用日渐式微,且副作用和后遗症越来越大,迫使我们从供给侧寻找新的出路。


  供给侧改革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1.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益递减

  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是自信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每当遇到经济下滑,我们大都采取了需求管理政策,其中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采取的需求管理政策尤为典型。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保增长或稳增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需求管理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政策等。

  客观说,以4万亿为代表的需求管理政策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也达到了短期保增长或稳增长的效果,特别是在初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4万亿投资推出后GDP增速自2009年一季度的6.5%快速上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12.1%。但此后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虽然连续多次采取了稳增长措施,但GDP增速自2010年一季度达到12.1%的高度之后,一直在震荡下行,直至2015年四季度的6.8%,而且尚未扭转下行趋势。

  同时,“三驾马车”的作用日渐式微。从国际看,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加之西方国家去杠杆,对我国产品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我国出口增速保持在20%以上,不少年份在30%以上。而2014年出口只增长了6.1%,到了2015年出口变成了-1.8%。出口形势的低迷,使我们认识到出口已经越来越靠不住了,必须把目光更多转向国内的供给侧改革。

  从国内看,长期以来依靠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也遇到了瓶颈,投资的边际效益在递减。同时,受到地方债务风险加大的约束,国内投资增长大不如从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2008年前的20%以上变成2014年的15.7%,再到2015年的10%。消费由于受部分行业企业经营比较困难、部分人群收入增长缓慢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从2008年的增长22.7%,变成2014年的增长12%,再到2015年的只增长10.7%。

  2.需求管理政策的后遗症越来越大

  但不容否定的是,由于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和释放流动性等手段,拉动“三驾马车”来实现经济增长,属于短期刺激政策,故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僵尸企业较多、以高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房地产库存过大、地方政府和企业高负债、企业效益下降、影子银行过度发展、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金融风险累积、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贫富差距拉大等等副作用和后遗症。钢铁、电解铝、水泥、建材、造船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下降到70%左右,许多城市的房价已大大超过多数居民的承受力,2014年中国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35.7%,个别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超过2%的警戒线。

  上述情况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为什么需求管理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且副作用和后遗症越来越大?其核心原因恐怕是没有完全找对病根,没有对症下药。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问题。针对结构性问题,不能用解决周期性波动的需求管理政策去应对,而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化解。

  目前,中国经济已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用需求管理政策维持高增长并掩盖、拖延和累积问题,还是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容忍暂时的经济增速下滑、面对并解决多年累积的存量问题、努力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增长点?显然我们已选择了后者。选择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们准备承受阵痛、壮士断腕、除旧布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是自信的表现,有长远眼光的表现。


  供给侧改革是推进结构调整的基本手段

  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目前以产能过剩为表现的结构调整阵痛尤其明显,如何度过结构调整阵痛期,有赖于推进供给侧改革。

  1.中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

  2014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

  结构方面的问题往往表现为结构不合理或结构失衡等。结构调整是指对不合理的结构进行优化,包含很丰富的内容,如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结构的调整、增长动力结构的调整、财富分配结构的调整、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排放结构的调整等。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往往要触动存量、扩大增量,触动存量就要动现有的“奶酪”,扩大增量面临选择的痛苦和风险的压力,因此结构调整会有阵痛。

  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一直伴随着结构调整,也一直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结构调整阵痛,但为何目前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结构调整阵痛尤为显著而有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种结构调整阵痛相交织。与以前历次结构调整有所不同,本次结构调整表现为六个方面结构调整交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产能过剩产业、低附加值产业等面临被压缩和淘汰的阵痛;区域结构调整中区位条件差、人口聚集能力低的地区面临“空心化”和“边缘化”阵痛;增长动力结构调整中出口和投资依赖部门面临地位下降阵痛;财富分配结构调整中层级较高政府、垄断特权行业、特权阶层面临财富或收入占比下降阵痛;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中初级资源部门、无技能人员面临机会减少阵痛;排放结构调整中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三高”行业和企业面临严厉管制阵痛。

  其次,与过剩经济相交织。上个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后期和1993—1999年的几次经济结构调整都是在经济短缺条件下进行的,可以通过发展生产力等途径较好解决,造成的经济震荡较小。但新世纪(8.550, 0.07, 0.83%)以来,中国经济已由短缺经济变为过剩经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变成了面向全球市场的过剩经济,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2008年以来的反危机措施又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在过剩经济条件下进行结构调整需要“伤筋动骨”,触动存量利益结构,带来经济较大的震荡。

  再次,与增长速度换挡期相交织。过去几次结构调整都是在经济“周期性下降”(下降后还会反弹至原来的高度)情况下进行的,随着经济周期性恢复,结构调整阵痛较快消失。但本次结构调整是在经济“趋势性下降”(下降后难以反弹到原来的高度)情况下进行的,即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由此导致结构调整阵痛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

  第四,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相交织。以前的结构调整没有伴随经济刺激政策后果的消化,因而结构调整的复杂程度较低。但本次结构调整需要消化2008年以来强刺激政策的后果,因此结构调整的复杂程度较高。复杂性主要体现在:需要在经济泡沫较多、财政金融风险较大,又要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条件下进行结构调整。

  最后,与“中等收入陷阱”敏感期相交织。以前在进行结构调整时,中国尚未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敏感期,因而社会对结构调整阵痛的敏感度较低。但本次结构调整是在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敏感期进行的,社会对结构调整阵痛的敏感度很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2.结构调整不可避免的阵痛表现

  本次结构调整正在带来以下阵痛:

  第一,部分企业遭淘汰。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高成本时代”悄然到来、转型升级压力加大、国际环境发生变化、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的新形势下,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企业(包括低附加值出口导向型企业)、“三高行业”企业等正在被淘汰。

  第二,部分地区陷困境。如资源枯竭型城市随着资源的枯竭、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价格的下滑、人口和人才的流失而陷入困境。区位条件差、交通落后、产业基础差、没有特色资源的部分农村,随着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而陷入“空心化”、“边缘化”境地。部分区位条件较差、产业不配套、人气不够、“三高产业”比重高的园区,随着土地财政的式微、房价的波动、融资成本的上升、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而陷入困境。

  第三,部分低技能人员失业。随着工业化、经济服务化、产业高端化的推进,那些传统行业(如传统农业、城市的非正式行业等)的无技能、低技能人员,特别是不掌握基本信息技能、年龄偏大的人员,正在被新形势淘汰,失去工作岗位。

  第四,部分政府部门减权。随着经济增长主要由需求侧的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拉动,更多向由供给侧的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拉动转变,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制定改革任务的逐步落实,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干部考核导向的变化,原来部分比较“滋润”的经济管理部门面临或者减权,或者裁撤,或者转向的命运。

  第五,财政金融风险凸显。在结构调整过程中,随着上述部分企业遭淘汰、部分行业调整、部分地方陷困境或“空心化”,必然会减少部分财政收入来源、增加财政支出负担、增加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即加大财政金融风险。若经济同时面临下行压力,则风险更大。

  3.推进结构调整、应对结构调整阵痛要靠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本是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而推进的改革,它就是为解决经济结构问题而生的。

  经济结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存量要调整,另一方面表现在增量要优化。经济结构性问题产生的根源往往是制度,如长时间持续的产能过剩一定是由政府管理体制、干部考核制度、垄断行业制度、扭曲的价格制度等造成的;房地产库存过高一定是由土地制度、土地财政制度、货币金融制度等造成的;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高一定是由财税制度、金融制度、商事制度、产权制度等造成的。

  因此,推进结构调整、应对结构调整阵痛就要靠制度改革,特别是针对性强的供给侧改革。

  应对结构调整阵痛,各主体应采取不同的对策。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对政府来说,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干部考核制度、垄断行业制度、价格制度、土地制度、货币金融制度、产权制度等改革。对企业来说,要加快推进企业改革、企业转型和企业重组。


  供给侧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题中之意

  1.推进供给侧改革与推进全面改革是吻合的

  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可以说,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相当于从“政府调控侧”转向“全面改革侧”。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改革也正是要推进这些改革,故推进供给侧改革也就是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

  同时,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全面改革中的“精准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新时代,拟推进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社会改革、生态改革、党建改革、军队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除了促改革外,我们还面临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保民生、建生态、反腐败等多重任务。在多重任务中,在各项改革中,针对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有必要推进一些精准改革,即那些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能缓解当前紧迫问题和矛盾的改革。

  供给侧改革就是精准改革,因为当前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化解高产能、高库存、高杠杆、高成本等存量矛盾,同时培育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只有通过供给侧精准改革,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未来的健康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2.解决各种问题的出路唯有改革

  制定政策和推进改革是政府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两种基本手段。在短期,政府往往偏重于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消费政策、投资政策、出口政策等。但从过去多年的经验来看,政策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反而带来新的问题。如货币政策造成通胀、房地产政策加剧房价波动、消费政策导致寅吃卯粮、投资政策带来投资大跃进等。因此,我们应更多从长远着想,主要依靠改革来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让政策尽可能归于中性。

  改革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基本出路,这是过去三十多年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我们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就,其核心原因就是推进了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渡过“八九风波”后的困难、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等,原因也在于我们适时推进了改革。当前我们面临诸多难题的挑战,出路也在改革。今后还会有更多难题等着我们,还是要依靠改革来化解,舍此别无他途。

  “不改革则死路一条”,二十多年前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仍言犹在耳。不改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形成;不改革,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实现;不改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就不可能形成;不改革,“五位一体”建设就不可能顺利推进;不改革,就不可能形成持续的新增长点;不改革,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就不可能化解,社会稳定就难以保障。

  如《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所说,改革也有风险,尤其是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改革的难度加大,阻力增加,风险也随之增加。但不改革则风险更大,在改革与不改革之间,我们只能选择改革,毕竟改革能带来希望,改革能化解矛盾,并最终降低风险。

  总之,面临新形势,我们只能痛下决心,加快推进包括供给侧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

  3.正视推进全面改革的新挑战

  必须指出的是,与以往主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有所不同,推进全面改革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全面改革的内外环境更复杂了。从外部环境来看,在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国际上排名并不靠前,国家的综合实力较弱,国际社会敞开怀抱欢迎中国加入国际大家庭,其他国家对中国发展不太警惕。但当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后,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始警惕起来,于是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等越来越多,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国际环境相对恶化。

  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增速下行,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经济金融风险增加,全面改革必须与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等保持协调。

  其次,全面改革面临的阻力更多了。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第二次革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一直在各种阻力中前行。尤其是目前推进的全面改革不仅面临原有的阻力,而且还有许多新的阻力,如改革开放以来新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带来的阻力,过渡型体制固化带来的阻力,反改革思潮带来的阻力等。

  再次,全面改革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过去我们主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感觉工作量不小了,即便是推进了三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到目前还有很多改革任务没有完成。现在,我们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军队“七位一体”的全面改革,无疑改革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而且全面改革还要在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推进,要在更多的阻力中前行,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

  最后,全面改革的协调难度提高了。即便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也涉及企业改革、价格改革、宏观调控改革的协调,涉及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协调,涉及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协调,涉及经济改革、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协调。在全面改革的新时期,改革协调的对象更多了,面更宽了,复杂性更高了,难度更大了。如何协调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全面改革与风险控制等的复杂关系,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全面改革新时代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但既然全面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下定决心,勇往直前,争取全面改革的决定性成功。


  供给侧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追求的发展是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权益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能源、保护环境,而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要做到少消耗资源能源、保护好环境,根本的出路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途径是发动“三大发动机”,即推进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而推进供给侧改革正是要培育“三大发动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故推进供给侧改革可以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提高各主体的供给能力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的前提

  一国产品的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内需)和国外需求(外需)两个方面。内需又分为理论需求和有效需求两个层次,理论需求是不考虑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有效需求则是一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显然有效需求更具有现实性。国内有效需求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个体需求和团体需求(如企业需求和政府需求)、城市需求和农村需求等。

  近年来,我们在扩大内需中,主要采取了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的投资需求、通过增加工资和提高收入提高个人的消费需求、通过消费信贷政策扩大企业和个人的消费需求、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们的消费预期等措施。所有这些措施确实是直接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的有效措施,但企业和个人有效需求的扩大最终是由其供给能力决定的。

  原因在于:虽然需求对供给有重大影响,但各种主体(个人、企业等)的各种有效需求都取决于其支付能力或购买能力,而支付能力或购买能力取决于其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又取决于其生产率,而生产率又取决于其供给能力或竞争力。

  具体说来,企业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能满足市场需要的有效供给能力,即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才能赢得客户和市场,才能提高效益和收入,才能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个人也是如此,只有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不断提高能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有效供给能力,即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获得好的工作,才能取得较高的收入或待遇,才能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

  因此,扩大内需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减税而不是提高税率,不断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有效供给能力或竞争力。


  供给侧改革能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供给能力决定一国的竞争力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提高一国国内企业和个人的供给能力更为重要,因为:如果一国国内企业和个人的供给能力提高了,即使国内需求没有扩大,也会保持经济增长,因为供给能力提高的企业和个人会开拓外需市场,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赚外国人的钱。反之,如果一国国内企业和个人的供给能力没有提高,即使国内需求扩大了,也不一定带来经济增长,因为在国内企业和个人的供给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扩大了的内需市场很可能会被国外的优秀企业所占领。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主要不是内需,而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供给能力,才是决定一国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内需不足可以开拓外需,外需总量一般不存在不足,只存在国内供给能力或竞争力不够和供给适销不对路问题。若某种产品出现外需不足,则证明这种产品必须尽快淘汰。生产能力过剩,主要不能归结于需求不足,而应主要归结于生产能力没有适应新的市场需要或对结构变化的不适应上。

  因此,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提高我国产业和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水平,才能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份额,也才能解决国内消费者到国外“扫货”买马桶盖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2.推进供给侧改革有可能探出一条新路


  放眼全球,各国仍在迷恋需求管理政策。美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直在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经济深陷其中,以致近期退出障碍重重。日本所谓“安倍经济学”其实就是印钞经济学,最近更是将利率降为负利率,现在看来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带来了新的麻烦。欧盟主要国家也是频繁运用发债、低利率、放宽信贷等需求管理政策,近期的欧洲资本市场也做出了无力的回答。许多新兴经济体大多还没有摆脱“吃资源”的老套路,以致大宗商品价格一下跌就陷入困境。

  当然,美国、德国、韩国等近年来在放松管制、反对垄断、减轻企业负担、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推进再工业化和再制造业化、培育新兴产业等供给侧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新亮点。在此全球经济背景下,中国若能尽快摆脱对需求管理政策的依赖,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探出一条新路,则不仅为中国经济走出低迷闯出新天地,而且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