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美国期货公司状况简介

美国期货公司状况简介

美国是全球期货市场最为成熟的国家,是现代期货交易的发祥地,从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
      目前美国期货市场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FCM、FB、FT、IB、 AP、CPO、CTA等几种类型。FCM(Futures Commission Merchant)是美国期货业中最主要的期货经纪中介机构,是各种期货中介机构的核心类型,相当于我国的期货公司。FB(Floor Broker)又称交易池经纪人,他们在交易池内替客户或经纪公司执行期货交易指令。FT(Floor Trader)与FB刚好相反,他们在交易池内替自己所属公司做交易。IB(Introducing Broker)一般以机构形式存在,可以开发客户和接受交易指令,但不能接受客户的资金,且必须通过FCM进行结算。AP(Associated Person)以个人形式存在,主要从事所属的FCM、IB、CPO和CTA等机构的业务开发、客户代理等工作。CPO(Commodity Pool Operator)是指向个人筹集资金组成期货基金,并管理此基金在期货市场上从事投机以图获利的个人或组织,通常为有限合伙公司。 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一般称为商品交易顾问,可以提供期货交易建议,如管理和指导账户、发表及时评论、热线电话咨询、提供交易系统等,但不能接受客户的资金,且必须通过FCM进行结算。
      FCM也可称为期货经纪商,可以独立开发客户也可以接受IB介绍客户,FCM可以接受期货交易指令、向客户收取保证金也可以为其他中介机构提供下单通道和结算服务。美国全国期货业协会(NFA)和CFTC对FCM的最低调整后净资本要求为25万美元,同时除了对FCM持有账户的保证金要求外,还要求8%的客户保证金和4%的非客户保证金,不过这一要求仅适用于持有账户的FCM。根据不同的营运方式,美国的FCM大致可分为全能型金融服务公司、专业型期货经纪公司及期货和现货兼营型三种类型。全能型的金融服务公司是指具有银行背景、资金雄厚、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金融集团,在这种集团内期货业务可能只是其业务范围的一部分,期货部门通常以子公司或下级部门的形式存在。专业型期货公司是指一些专营期货经纪业务的期货公司。现货和期货兼营型期货公司具有现货商背景,包括一些加工商和贸易商等。
      从CFTC公布的美国期货交易商报告来看,截至2007年年底,在CFTC登记注册的FCM共有154家,其中同时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登记注册的有59个,如果考虑到部分期货公司实质上属于金融集团的子公司,则属于全能服务型金融公司的FCM数量还要多。从其管理的客户保证金大小来看,排名前 20位的期货公司中属于全能金融服务公司下属机构的期货公司共有17家,其中JP摩根期货公司、培根商品、法国巴黎商品期货公司(BNP PARIBAS COMMODITY FUTURES INC)分别是摩根大通、英国保诚金融和法国巴黎银行集团的子公司;其他如瑞银、高盛、美林、花旗、贝尔斯登等期货业务均以集团公司的下属部门形式存在;另有2家属于专业型期货公司,分别为曼氏全球和RJ奥布润;属于现期兼营的期货公司有亚达盟投资服务有限公司(ADMIS),该公司为美国ADM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DM为集粮食加工、贮运和全球贸易为一体的大型国际集团。另外,经常进入前20名的期现兼营的期货公司还有富士通(FC Stone)。
      美国期货公司发展历程
     1.商品期货时期具有现货背景的期货公司为主流
      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美国芝加哥,当时芝加哥已经成为美国的谷物集散地。期货交易诞生初期,并没有完全从事经纪业务的期货公司。出于本身套保的需要,最初的期货业务主要由从事粮食加工、销售、运输等业务的粮运商等兼营,比如前面提到的RJ奥布润、ADMIS以及富士通即起源于专门从事粮食、农产品贸易加工的集团公司。此后随着金属、能源等商品期货的推出,一部分从事金属能源现货加工、交易的公司也开始进入期货市场,比如培根商品期货进入期货业务前就主要从事能源现货贸易。
      期货交易初期,由于没有立法规范,美国的期货市场呈现出投机过度和混乱无序的状态。尤其是在美国内战之后,由于通货紧缩导致商品特别是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农民的经济权益受到了极大损害,引起了农民和社会的极大不满和关注,而后招致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法令禁止期货交易。在这种情况下,期货市场遭受重挫、长期低迷,期货公司发展也受到影响,此时的期货公司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也较弱。
      期货市场的杂乱局面使美国国会认为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干预,1921年美国国会颁布了第一部与期货交易有关的法律——《期货交易法》,1922年《期货交易法》被重新制订并命名为《谷物期货法》,并于同年10月1日生效施行。1936年为适应期货交易发展的需要,美国国会将《谷物交易法》更名为《商品交易法》,将管理的对象从谷物扩大到其他农产品,并首次明确设置了专门的监管期货交易的政府机构——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强化了政府对期货市场的直接监管。法规推出后,美国期货市场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市场操纵和逼仓等不良状况逐渐减少,期货市场成交量逐渐增大,美国期货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伴随着期货市场的成熟,美国期货公司也经历了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美国期货公司在最初多以私人家族公司形式存在,此时的期货公司无论资金、规模还是抗风险能力都处于较弱状态。经历了美国期货市场发展初期近半个世纪的低迷,以及之后的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一批小型的期货公司被淘汰或被一些大型的现货商收购,依托集团优势继续发展。ADMIS的发展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ADMIS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成立的Tabor谷物和饲料公司(Tabor Grain and Feed Company),后者是伊利诺斯中部一家独立的谷物运营商,1956年公司业务扩展到投资银行和股票经纪业务,1966年公司改名为Tabor商品公司,并成为CBOT的结算会员,开始了结算和清算业务,1975年公司为ADM收购,1985年改名为ADMIS。ADM是集粮食加工、贮运和全球贸易为一体的大型国际集团,它在大豆、玉米、小麦和可可综合加工工业方面的成就一直名列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加工商之一。
      此外,大萧条时期大量的投资银行也伴随着股市萧条而倒闭,此时的投资银行较少涉足期货交易业务。在此期间,一些期货公司则伴随着美国期货市场的成熟,经过吸收合并、开设分支机构而发展壮大。期货交易发展初期,美国期货公司有400多家,而到了2002年3月CFTC公布的期货公司只有174家。
      这一过程中,期货公司组织结构也出现了一个新趋势,即由私人公司转变为公众公司,或者在私人公司中引入其他合伙人。例如20世纪30年代,培根期货这个原属于培根家族的私人公司,在华尔街首次引入分红制,后来经过50年代和60年代的扩张,在1971年成为公众公司。70年代,该公司又合并了 Halsey、Stuart & Co.、Shield Model Roland和Harrison & Co.,最终成为培根集团控股公司,2003年该公司又为英国保诚集团收购。当然,也有部分公司长期保持私有制,并生存下来,例如RJ奥布润至今仍属于私人公司,不过该公司也引入了其他合伙人。
      2.金融期货推出带动金融背景的期货公司快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越战和石油危机而来的滞胀沉重打击了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利率波动显著加大。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急剧变化,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使全球贸易体系面对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期货应运而生。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首次推出了英镑、加元等在内的外汇期货,同年10月,CBOT推出了第一个利率期货——国民抵押协会债券。1982年2月,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股指期货诞生了,同一年期权交易开始出现,这大大丰富了期货交易品种。
      1975年证券交易固定佣金制的取消大大压缩了传统证券经纪业务的利润空间,从而刺激华尔街的金融企业纷纷拓宽业务范围,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期货推出前后,一些金融公司意识到金融衍生品波动中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同时也有一些投资银行认为通胀背景下参与商品市场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通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种状况下,一部分投资银行成立了专门的期货业务部门或期货业务子公司,另一部分投资银行则收购了现有的期货公司,前者如美林证券、摩根大通等,后者如高盛集团等。
      金融期货推出后国际期货市场经历了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美国期货交易成交量稳步上升,监管体系也进一步走向成熟。1974年,美国国会又一次修订期货交易法律法规,将《商品交易法》更新为《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法》。该法规的颁布宣告了美国期货交易管理体制由联邦政府监管、行业协会自律和交易所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制相结合的模式正式形成。1978年、1982年和1992年,美国国会对《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法》分别提出了相关修正案。
      1999年11月4日,美国出台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该法的出台使得美国的银行、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在控股公司层面混业经营。2003年10 月,美联储首次同意银行可以从事商品交易,为银行收购或控股商品期货公司打下基础。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阶段,商业银行可以参与金融期货业务,可以从事自营业务也可以从事代理经纪业务。金融期货交易量的快速上升使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背景的期货公司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一些有金融背景的期货公司凭借集团或母公司已经建立的服务网络、市场信誉等优势,快速成长壮大。从2007年12月31日CFTC发布的FCM报告来看,排名前20位的期货公司中属于全能金融服务公司下属部门的期货公司共有17家,其所管理的保证金在前20名中占到89%。
       在金融期货火爆的环境下,一些现货兼营期货的公司也通过IB渠道积极介入金融期货业务,如ADMIS以及爱荷华谷物公司等都建立了IB渠道,RJ奥布润也积极引入了IB,从而在金融期货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而另一些专业的期货公司如曼氏全球等则尽量通过多建立分支机构、提供优质服务来赢得市场。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期货推出初期,投资银行设立或控股期货公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代理期货经纪业务,而主要是从事自营业务。单从代理的客户保证金排名来看,截至2003年年底,客户保证金排名前20名中,独立的不具备银行背景的期货公司仍占据了半壁江山。
      3.交易电子化推动期货公司全球化发展
      19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交易逐步应用于美国期货市场,电子化交易以其运作的高效率、辐射范围的广泛性和交易执行的准确性,而迅速风靡全球,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期货交易电子化的发展推动了期货交易的全球化进程。1991年,CME和当时的CBOT与路透社合作推出了环球期货交易系统(GLOBEX),并于1992年投入使用。
      期货交易电子化的发展也带来了期货交易成交量的大幅提高。电子交易推出后,不但交易成本降低,而且交易便捷迅速,在这种情况下,期货公司纷纷建立或加入已有的电子交易平台。到2001年,美国已有超过100家的网上期货商,目前基本上所有期货公司都提供网上交易,网上交易量占全部交易量的五成以上。
       网上交易的推出使美国本土以外的客户也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美国期货市场,这大大促进了期货交易的全球化。期货交易全球化使那些已经建立了庞大国际网络的金融集团在竞争中胜算更大,同时也促使有能力的期货公司纷纷在全球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并购当地期货公司。一些财力雄厚的金融集团更是抓紧时机收购了一些大型期货公司。2003年,美联储批准商业银行可以从事商品业务,从而允许花旗集团保留其于1998年收购的旅行者集团的子公司Phibro公司从事商品期货业务;英国保诚集团也收购了具有百年历史的培根期货;2005年9月,美林证券收购了当时的顶级期货公司ADVEST;2006年,瑞士投资银行瑞银集团 (UBS AG)以3.86亿美元收购了顶级荷兰银行期货经纪公司(ABN AMRO),以扩张其全球期货业务。由于大型跨国金融集团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国外期货客户中的70%—80%为金融机构客户,因此,凭借金融期货品种以及全球网络的优势,一些具有金融背景的期货公司逐渐胜出。截至2007年年底,美国期货公司根据客户保证金排名的前20名期货公司中,具有跨国金融机构背景的有17家;前5名中除了第4名曼氏全球不属于金融集团外,其他均属于金融集团。
      4.交易所合并促使大型期货公司并购或上市
      美国政府对期货交易所设立权的放开加剧了期货市场间的竞争,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期货交易所间开始了相互并购。截至2008年5月,CFTC的数据显示,美国仅有期货交易所9家。2007年,在已经合并了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的基础上,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再次并购CBOT,合并后的芝加哥商业集团期货交易量占美国期货总交易量的85%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所。之后该集团又开始了与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并购的洽谈。
       期货交易所合并后,其对于期货公司的话语权明显增强,而且试图绕过期货公司开展期货交易。面对这种情况,期货公司必须壮大以求生存,此时,一些期货公司再次寻求与其他公司合并或上市来进一步扩大规模。2007年保证金排名分属第7和第8的美国飞马公司和卡利翁金融合并后成立新三角(NEW EDGE)集团公司。2007年以来,全球不少金融公司受次贷影响,业绩大幅下降或濒临倒闭,从而为其他金融公司收购创造了条件。2007年年底,排名第 13位的贝尔斯登即由于次贷亏空而由摩根大通收购,同时,另一家拥有大型期货业务的法兴银行也传出了希望被收购的消息。可以预计,今后超级金融集团或超级期货公司将越来越多的涌现,体现出强者恒强、大者恒大的趋势。

     典型期货公司发展案例分析
     前面我们从美国期货市场和期货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历史阶段进行了纵向分析,重点考察了外部环境变化对期货公司发展的影响。下面我们要研究的是处于同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有的期货公司能够做大做强,而另一些原本强大的公司却被市场无情淘汰。我们将选取典型公司的发展案例来探求这一问题,重点介绍高盛期货业务、RJ奥布润和富士通公司的发展历程。
     1.从阿朗到高盛,乌鸦变凤凰
     成立于1869年的高盛集团是华尔街最著名的投资银行之一,1981年高盛收购阿朗(J.Aron)公司,借此进入商品期货领域。
     我们先回顾一下阿朗公司的发展历史。1898年,雅各布·阿朗在新奥尔良州创立了J·阿朗公司,初始资本是1万美元,主要从事咖啡交易。12年后,公司搬到了纽约,最初公司的成员和资金主要来自于本家族,当公司业务扩展到可可、铜业、橡胶甚至兽皮时,非家族成员才逐渐进入公司。阿朗公司早期的业务纯粹是 “套利”活动,比如在纽约市场上购买橡胶或糖,然后立即运到伦敦市场出售,从中获取微薄的差价收益。
     由于是家族企业,阿朗公司的经营思想非常保守,所以在资本使用上谨慎而节约,哪怕是稍微带一点投机性质的业务,公司都不会涉足,只是把自己的业务局限在无风险交易领域,着力于寻找被其他公司所忽略的市场机遇。阿朗公司从来没有从事过投机性活动,不会冒市场风险,至于信用风险,则被降低到最低限度。
     阿朗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发展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公司开始进军贵金属交易行业。一段时间后,公司的合伙人资本从1925年的400万美元增加到了1965年的1250万美元。1970年,阿朗公司进行了资本调整,资本额仅为40万美元。但在70年代空前绝后的发展机遇中,公司资本总额迅速增加到了1981年的1亿美元。
     阿朗公司被高盛收购之前是一家小型的主要从事商品交易的家族企业,也是高盛公司的客户之一。高盛为阿朗公司提供投资服务,同时也在阿朗从事期货交易,两家公司互为对方的客户,业务往来密切。由于阿朗公司合伙人的意见,1981年,阿朗公司请高盛公司帮忙寻找买主。20世纪70年代末期,正是工业化国家通货膨胀失控的时期,储存商品就能够升值。尽管当时绝大部分投资银行对传统的商品交易业务很少涉足,但高盛还是意识到收购阿朗公司不但可以建立逆周期的保护机制以稳定公司盈利,而且可以抑制高盛的对手所罗门兄弟公司在商品领域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由于两家公司均为私有合伙人公司,文化背景相似,阿朗也愿意为高盛收购。1981年11月6日,高盛公司收购了阿朗公司。
     由于阿朗的盈利主要来自于贵金属套利,黄金价格的窄幅波动使阿朗失去了利润的来源,阿朗并入高盛后不久,就呈现出衰弱的局面。1982年阿朗的利润仅是并购前的一半,1983年阿朗没有任何利润,直到后来有了较为稳定的外汇交易后,阿朗才逐渐恢复到以前的盈利水平。阿朗主要从事货币期现套利,公司意识到如果只依靠套利,很难有大的发展,于是高盛重组了外汇部,积极开展投机交易,到了80年代末,其外汇交易的盈利额达到了收购前的15倍,占阿朗总利润的 80%以上。
     在业务拓展中,阿朗的足迹遍布全球。目前,高盛商品部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在纽约、伦敦、新加坡、东京、卡尔加里和悉尼(通过高盛JB WERE)设有办事处。阿朗的交易横跨现货市场及衍生品市场,包括贵金属与稀有金属、原油与石油产品等,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阿朗创造的利润占到了高盛总利润的1/3甚至更多。
     1997年,高盛将阿朗与固定收益业务合并,建立了固定收益商品部,如今固定收益商品部仍然在为高盛创造着巨额利润。固定收益商品部从事代理客户交易与自营,其中又以自营为核心业务,来自自营业务的利润风险大而且不稳定,但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固定收益商品部的领导者布兰克费恩高超的投资时机选择能力,高盛在多次剧烈的市场波动中都安然无恙。
     高盛的出众之处多半在于华尔街上广为流传却少有公司真正拥有的一种概念,即公司文化。自新聘员工步入曼哈顿下区布罗德大街85号那一刻起,高盛的优越及其对手的平庸即给人以刻骨铭心的印象。高盛的执行官和分析师们认为,他们的成功得益于高盛拥有全世界最聪明的头脑和相对扁平的治理结构。这种架构激励高管们相互竞争,彼此挑战,结果是最好的主意会浮出水面。在100多年的历史中,造就高盛的真正原因,完全在于它能将所有个人的野心、贪婪和偏执凝结成真正的的团队合作,用“我们”代替了“我”。高盛业绩不俗,是因为它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又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另外,高盛不仅仅抓住了低利率的固定收益交易及波动性极大的商品业务方面的机遇,而且也把握住了所有业务的机遇。高盛的风险意识也很强,高盛所使用的风险管理模式平均每天收集25000 个数据以进行风险测试,同时还不断以各种情景来评估高盛的头寸。
    2.RJ奥布润积极引入IB参与金融期货
    RJ奥布润也可称为RJ奥布润联合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14年,是最古老的独立期货经纪商之一。RJ奥布润目前属于芝加哥奥布润家族,为 Spectrum风险投资以及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TCV)所有。RJ奥布润是CME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CBOT、NYMEX的全面结算会员。RJ奥布润最初从事农产品业务,目前业务范围涉及商品和金融两方面,为客户提供24小时全球期货交易市场的执行和清算服务,是全面、综合型的期货经纪商。RJ奥布润能够在期货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永远把客户放在第一位,根据客户的意愿和需求及时、迅速展开行动。RJ奥布润的理念是引导客户通过风险管理来获得利润,他们通过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交易信息、高效的运行、准确及时的研究报告、丰富的后台支持以及正确的风险管理和安全的资产管理来帮助客户获取稳定、丰厚的回报,这也是客户信赖RJ奥布润的原因。
      进入电子化交易时代以来,RJ奥布润建立了快速、先进、安全的交易平台,同时交易界面友好、迅速,适合不同市场和不同客户。目前RJ奥布润提供3种交易平台,分别是RJO Vantage、Web OE、CQG Trader,其中前两种为免费使用,几乎适用于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的所有交易所;最后一种仅适用于GLOBEX、eCBOT、LIFFE、ICE、 EUREX等交易所。
     为了与交易平台的全球化相适应,弥补公司缺乏金融网络的不足,RJ奥布润在美国建立了由270个IB以及全球最大的金融、工业和农业组成的服务网络,服务机构遍布全球,这样一来,RJ奥布润的客户也从农业产品扩展到了金融产品,并遍布全球。
     3.富士通(FC Stone)上市融资强化专业化平台
     FC Stone是一家从事商品交易风险管理的专业化公司,业务层次包括商品期货经纪结算业务和风险管理咨询业务,客户层次包括大宗商品的上游生产者、下游用户以及其他期货中介机构。公司成立于1968年,由粮食仓储商发起成立,以会员制方式运作,初期业务主要为会员和其他客户提供大宗商品营销和交易风险管理咨询服务。在会员需求的推动下,公司的风险管理业务逐步涵盖农产品、能源、林业产品和食品等商品的期货期权产品。2000年,公司收购了Saul Stone期货经纪公司,使公司商品交易和结算平台得到进一步扩展,从而使公司在美国各主要商品期货期权交易所均具备了结算会员资格,能够对在美国各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商品期货和期权合同提供结算服务。这次收购后,公司组织也调整成控股公司结构。2007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
     FC Stone公司的业务分为三大块,一是商品期货期权经纪与风险管理业务,二是为现货商提供融资、仓储和物流服务,三是粮食仓储和贸易业务。目前,公司已转让其从事粮食仓储和贸易服务子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因此,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商品期货以及为现货商提供融资和仓储服务两大部分。
     商品期货期权经纪与风险管理业务是FC Stone公司的核心业务。2007年8月底,按照客户资产排名,公司在全美期货佣金交易商中位列第3名,公司客户总数达7500多个,商品期货期权合约交易量达6170万张,客户资产达9.97亿美元。


     公司将客户进行了明确细分,并根据客户风险管理能力采取分类服务和分类收费的经营模式。对于自身具备风险管理能力的客户,公司主要为其提供便捷的交易通道和有竞争力的交易佣金,而较少向其提供收费咨询产品。对那些不熟悉期货市场或者风险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足的客户,公司向其提供全方位的咨询产品。公司目前拥有近120人的专业咨询顾问团队,公司咨询顾问负责对客户的原料和产品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客户需要套期保值的风险暴露量,并进一步设计出一套量身定做的套期保值方案,以减少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客户利润空间的影响。客户套期保值进入运作程序后,咨询顾问每月将对客户套期保值户头和现有头寸,以及从年初至评估月份套期保值方案的运行绩效进行动态跟踪。专业化的咨询顾问团队以及咨询业务增强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增强了公司并购和开拓客户的能力。
     该公司在美国设立了12个营业网点,在全球其他地区设立了4个营业网点,目的是为区域市场套保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目前,公司的套保客户已经超过了500 个。在为客户构建个性化套保方案时,FC Stone公司的咨询顾问不仅需要考虑全球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客户业务所在地的区域价格波动因素。作为套保工具,交易所交易的商品期货价格的波动主要反映全球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因素,而对于中等规模的客户来说,区域性价格波动因素对于套保方案有效性的影响比较大。所谓区域商品价格波动因素,主要包括影响区域供求关系的天气因素、运输、仓储和保险等相关服务的便利性及其成本。为此,公司对于客户业务所在的区域市场均建立了价格波动历史数据库,并在套保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当地市场的价格波动因素,最终为客户量身定做出最合适的套保方案。
     公司非常重视风险管理专业咨询顾问团队建设,目前仅120人的专业咨询顾问团队的平均工作年限为8年左右,每年流动比例在9%左右。对于新入职的咨询顾问,公司将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新入职的咨询顾问需要在有经验的咨询顾问指导下工作两年才允许独立开展风险管理咨询业务。
     在营销层面,公司根据行业和区域的不同把客户分成以下几个类别:一是谷物行业客户,这是公司传统业务领域,公司为谷物仓储、贸易、加工以及最终用户等客户提供服务;二是能源行业客户。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2007年,公司商品风险管理和咨询业务占税前利润的84.8%,清算业务占17.8%,融资服务占 1.95%,粮食贸易业务占3.95%,公司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